卷十二 九国志拾遗
作者:路振 北宋

行密以唐景福元年再入扬州,至晋天福二年为李昪所篡。《五代史‧吴世家》注。

陈儒,同安贼也。《通鉴》二百五十七注。

卢延昌归命于吴,伪乞命于梁。《旧五代史‧梁太祖纪》注。

吴杨渭十二年冬十月,濬东塘之杨林江,水出火,可以燃烛。《六帖》七。

杨溥巡白沙,太学博士王谷上书请改白沙为迎銮,其略曰:“日月所经,星辰尽为黄道;銮舆所止,井邑皆为赤县。”《通鉴》二百七十三注。

溥能委运寿终,不罹篡杀之祸,深于机者也。《通鉴》二百八十一《考异》。

吴殷文圭举进士,涂中遇一叟,目文圭久之,谓人曰︰“向者一人眉绿,拳必入口,神仙状也。如学道,当冲虚;不尔,有大名于天下。”而文圭拳实入口。干甯中擢第。《六帖》三十一。

徐温尝自迎銮还,至百家湾,暴风起,舟人相顾失色。温乃袒裼,以帛系璟首,顾谓妾御曰:“吾善游,傥溺,不暇相救,幸保此子。”言讫,风浪渐息。《六帖》二。

景以保大十五年正月改元交泰。是岁,尽献淮南十四州,画江为界。《五代史‧南唐世家》注。

吴初,朝中大臣多蔬食,月为十斋,斋之明日,太官具晚膳,始复常珍,谓之半堂食。至是果尽割淮南之地,去唐土封疆之半。《六帖》十六。

拜陵,至竹篠口,维舟大醉,一夕而卒。《通鉴》二百八十二注。

吴越钱镠少在军中,未尝寝,末年少倦,乃刻木为枕以自警,或命诸孙讽诗以达旦。晋天福中,契丹使至,朝廷以近侍李泳为监伴使。虏有判官者,幽蓟人,谓泳曰:“吴越常不睡乎?”泳诘其故,对曰:“尝闻五台山王子大师言浙中不睡龙,今已归矣。”访所闻,乃长兴壬辰之后也。《六帖》九十五。

吴越钱镠尝岁除夜宴,命诸子及诸孙皆鼓琴一,再行,遽止之曰:“人将以我为长夜之饮也。”《六帖》六十二。

有胡僧以玉羊一献于镠,曰:“得此当生贵子。”元瓘果以{{YL}丁未岁|887年}}生。《六帖》九十六。

马绰,馀杭人。少与钱镠俱事董昌,以女弟妻镠,镠复为元瓘娶绰女。《通鉴》二百八十二注。

王建以唐大顺二年入成都为西川节度使,天复七年九月建号,明年正月攺元武成。《五代史‧前蜀世家》注。

宗出启夏门,驻华严寺,晡晚,出幸南山之莎城,驻于石门山之佛寺。《通鉴》二百六十注。

建将七夕出游,先一日,元膺召诸军使及诸王饮邸第中,且议七夕从行之礼,而集王宗翰等不至。 诘朝,元膺入白建曰:“潘峭、毛文锡离间兄弟,将图不轨。” 及闻唐袭征兵,乃遣伶官安悉香谕军使全殊率天武甲士以自卫。 明日,徐瑶、常谦与怀胜军使严璘等协谋,以所部兵挟元膺以逐唐袭。元膺介马帅卒过其兄宗贺之门,召与同进。宗贺曰:“兵起无名,不敢闻命。” 建急召宗侃、宗贺及诸军使,令以兵讨寇。乃逐唐袭至城西斩之,尽杀屯营兵;又自大安门登陴以入,攻瑶、谦等。《通鉴》二百六十八《考异》。

蜀许寂少学剑,居四明。一夕,有村民夫妇揭壶酒,访寂而饮,迭谣以欢寂。寂饮讫,闻室中戛戛有声,视之,有数剑飞跃。寂甚惧,夫妇顾寂笑曰:“奉以薄技佐酒,公何惧也!”及举手叱剑,皆入指端,至夜分乃去。明日,有二僧至,寂以其事语之,僧曰:“知君好剑术,欲来相教耳。愿公无好学,神仙清净,事异于此,诸侠皆鬼为阴物,故妇人与僧尼皆学之。”言讫,命水洗足,以净水拭之,腾空而去。《六帖》十三。

蜀杜光庭黄巢之乱,从兴元,途次西县,遇陈休复有道术,与光庭憩,于路左军中以拄杖掘地,得酒一壶,酌之不竭。光庭因问:“车驾何时当还?”荅曰:“五年后龙星动即归矣。”果如其言。《六帖》三十二。

蜀林知元所居有茂林修竹,为山石之娱,尝驾三轮车,命童牵之,随意所至。《六帖》十一。

王处回积钜万计,蜀中富家罕与比。在原,家甚贫,善相者周豹,毎指谓知曰:“此子宝精也,它日当大富。”果如言。《六帖》二十一。

王潜夜宴,盗入其家,尽取饮具,逮明方知,笑曰:“亦好饮耶?”竟不问。《六帖》二十七。

刘闵,乾祐七年十一月闵卒,享年六十,子承钧立,时年二十九。䘮服三年服除,改十年为天会元年《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注。

刘崇之长子曰赟,少慧黠,高祖怜之,录为己子。《通鉴》二百八十九注。

契丹,古匃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通鉴》二百六十六注。

契丹宴犒汉使,必厚具酒肉,以示夸大。高祖镇河东,尝命韦曜北使,曜羸瘠不能饮酒,虏人强之,遂卒。《通鉴》二百九十《考异》。

南汉杨洞潜洊水,令梁愚堂谢洞潜见之,谓同列曰:“愚血脉贯眸子,行步矍铄,类惊麕者,当有风雷之厄。”及愚至县未几,飓风坏廨压死。《六帖》三十一。

闽王氏七主,六十年。审知同光元年卒,在位二十九年。𬭸在位十一年。《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注。

马殷以大中六年岁在壬申生,以长兴元年卒,享年七十九。是岁,子希声立,长兴三年卒。同上。

唐闵、蔡结皆以郡人聚兵据郡。陈彦谦,桂阳人,杀刺史黄岳,据郴州。鲁景仁本从黄巢,以病留连州,遂拔之。《通鉴》二百六十一注。

光化二年,殷克桂州。《通鉴》二百六十二《考异》。

乾祐三年辛亥。同上。

楚马希声海商有鬻犀带者,直数百万,昼夜有光,洞照一室,希声杀商而取之。逾月,光遂灭。《六帖》十二。

马希范十八学士︰李铎、潘起、曹棁、李庄、徐牧、彭继英、裴颃、何仲举、孟晖、刘昭禹、邓懿文、李节、萧洙、彭继勲、拓跋恒、李皋、廖匡图、徐仲雅。《通鉴》二百八十二注。

楚马希振,天祐初,殷为娶洪川锺传女,资从甚厚,有玉椀照夜珠,希振以非人臣所玩,皆纳之于殷。《六帖》七。

楚廖光图与伊岳道士伊用昌为林泉之交,母病思鲙,属江水夏涨,鱼不可得。用昌探怀,出一木獭,长三寸许,再三祝之,投于江中。须臾,波浪沸,遂擒一巨鳞出,獭着鱼背,坚不可脱,用昌举之,木獭耳。因作鲙,母愈。《六帖》三十一。

按︰宋路振《九国志》五十一卷,末二卷北楚,张唐英补𢰅。明焦竑《国史经籍志》箸录四十九卷,不知何由误题为曾颜,然可见万历时振书犹未佚也。今传钞本十二卷,乃邵氏晋涵从《永乐大典》录出,周氏梦棠重为编次,凡列传百三十六篇。邵氏编校《旧五代史》尝采取之。其世家全阙,周氏据欧《史》略注于卷首。检《十国世家年谱》注间及《九国志》,不尽相合;而《通鉴考异》及注、《孔氏六帖》所引数条,亦此本所无。因掇录附后。中如《柴再用传》舁床事、《王宗寿传》铁镜事及陈休复、伊用昌诸条,未免近小说家习气。然大致质实,本末详备,足补正史之漏略,惜吴志伊作《十国春秋》时犹未及见此也。钱熙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