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华民国15年(1926年)3月
发布机关: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本文来自荣孟源主编的《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版)。

自本党总理孙先生乙未九月起义广东,而中国革命之实际运动于以发轫,自孙先生伦敦脱险,留居欧洲两年,而革命之三民主义于以完成,厥后我总理抱其主义,提挈同志,以与国内外之恶势力相搏战。在民国成立以前,屡兴屡仆,已历十余次,不知牺牲几许先烈之头颅碧血。及民国成立以后,满清虽覆,障碍犹多,本党主义未获一从容施展之机会,继续奋斗,无时或已,又不知牺牲几许先烈之头颅碧血。直至去年总理因积劳过,致将革命未竟之责任付诸我后死同志,遗艰投大。我后死同志敢不共同努力,以担负此为国家谋自由平等、为民众谋乐利、为世界谋大同之工作?回忆我总理提挈既如此其殷,我先烈牺牲又如彼其巨,何以革命尚未成功?此虽由民众不克于短时期内认识国民革命之需要,而本党对于党内乏健全之组织,统一之训练,严密之纪律,对于党外乏普遍之联络与宣传,吾人实不能不引为内疚。最近本党正积极补救已往之缺点,同时民众之表同情于本党者亦与日而俱进,是诚国民革命成功之朕兆也。

为解放亚洲四万万中华民族,唯有国民革命,为解放世界一切被压迫的弱小民族,亦唯有国民革命。过去之历史,为民生中心之历史,而民族间之生存竞争,至今犹为不可避免之事实。由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两个壁垒:其一为战胜民族,其一为被征服民族。战胜民族间虽常自相发生至激烈之战争,其战争之目的,则在取得被征服民族之土地、【人】民,以供其原料与奴役。故凡战胜民族,无论用何种主党,皆不惜以诱惑欺骗手段为侵略之媒,以加于被征服民族。此种手段在两个月上之战胜民族相抗争时,最为显著。被征服民族之由来虽不一大别之,不外屈服于天然力与人为力,即人口减少与政治、经济之压迫是也。而此政治与经济之压迫较天然力为尤烈。凡同时受政治力与经济压迫之民族,其民权必寝微,民生必雕敝,文化自益趋于颓废。彼战胜民族对于彼征服之民族所夕监视者,惟防止其文化之进展。职是之故,凡被征服之弱小民族,则民权永无振兴之日,而民生亦必日即于穷蹙。此种弱小民族惟一之期望,在尚未完全被征服之弱小民族有团结一致之精神,及下事侵略之志愿者,首先自行脱离战胜民族之政治、经济的压迫,乃可因缘而自拔于被征服之下。倘如此之大民族如中华民族者,亦有一部分破坏自己民族团结,以开门揖盗,成全体包藏并吞弱小民族之野心,以瘠人自肥,均为被征服民族所引为隐痛。盖前者之结果,则弱且滋甚,已犹不保,何能扶植弱小民族,后者之结果,即转弱为强,其不利于弱小民族亦与战胜民族同辙。环顾世界各民族具有人类四分之一人口而赋有王道之文化者,惟我中华民族耳!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抗,主张运用此王道的文化,以与弱小民族友。所可惜者,我中华民族中亦有遗忘其固有之文化,不知民族主义为何物者,此则为区域的习惯所蒙,或因人才希罕,而少数之分子覆强于首领欲念,异帜孔多,团结不易,战胜民族乘此罅隙而图收渔利,使之分崩荡析,国民革命遂受重大打击。

中国国民党同志秉此国民革命之使命,先后相继,无论受若何打击,目的一日不达,则进行一日不止。至关于三民主义理论与实施方针,一依总理讲演之“三民主义”为标准,典型永在,毋须赘言。兹列举对世界现状与中国现状之观察,而分别宣示其方略,惟我海内外同胞及被征服民族实昭鉴之。

(一)关于中国之文化。

何谓文化,于相互的道德见之,于经济、政治之发展更显见之。仁爱为吾民族文化之结晶,亦即革命之基念也。举语言、风俗、习惯、信仰、职业、国籍、色种各不相同之人类世界舍仁爱之外,更无足以为统一中心而立世界大同之基础者。吾人唯一之目的固在求国家之自由平等,而最终之目的则在促人群之进化,以人类共同之能力,创造和平世界也。此种责任,舍我最先开化之中华民族外,更不能责备其他民族担负。经济、政治之发明与组织随时代变迁,自石斧以至近代机器,自盘古御世以至民治要求,其沿革之过程至为繁覆。中间虽经二千余年之黑暗专制,使我民族之创造能力与组织能力潜伏而不敢高涨,然自满清推翻,帝制铲除之后,我民族一切革命的要求已有突飞之势。本党总理孙先生所垂示之“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国家建设”是皆我民族勃发其创造文化之潜力之黑夜明灯。此创造能力与组织能力之从新发扬,已显中国文化有覆兴之象。文化覆兴云者,非覆古之谓,乃恢覆其被压抑而潜伏之能力也。中国既有此创造文化之啸力,则毋庸专事模仿他人。乃共产党人以幼稚之故,盲目模仿苏俄,并自己民族具有绝大之潜伏的创造能力而亦不敢自信,且因憎恶一切旧习惯势力之故,视中国文化如敝屣,而专奉其所模仿者为至高无上之准则。此不规则的快牛破车之倾势,其震荡愈大,则将来之恢覆力亦愈强。故吾人之期望于今之共产党人者,犹之盼亡子之归宗,于我覆兴文化不无裨益也。

(二)关于国际者。

国际联盟与第三国际,此世人所视为两不相下之对抗壁垒。在吾人视之,则确有程度之相差。吾人若代表弱小民族视此两个国际,则便无短长,盖皆基于战胜民族之组织也。吾人未尝不乐得一国际而友之,设或友者其名,奴者其实,则吾人所不愿受也。吾人尝以“平等待我”为民族间之量尺矣!凡言行一致,合乎此量尺者皆吾友,否则不惟非友,甚至为仇。盖民族间所问者利害关系,利于我者为友,害于我者为仇,为友为仇,至易判别。然利害之权尽操诸人,彼因利而加利者,未尝不能因利而加害。故吾人不能不就审利害根本所共同,而为战败民族、弱小民族绸缪未来之国际也。

(三)帝国主义在中国之现状。

帝国主义者挟一切不平等条约,国民须知所有一切不平等条约,皆满清时代及军阀政府受外力压迫或诱惑所订之卖国条约,亦即我民族之卖身契约。国民既倒满清,更要续起为打倒军阀之运动。凡此由外力压迫与诱惑所结成之不平等条约,当完全无效。以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侵略之左券,中国领域为外人之殖民地,军阀政府为外人之外府,国民汗血供外人以生产,国民脂膏供外人之坐饮,垄断我市场,掠夺我关税,操纵我金融,勾结残忍之军阀,以摧残我文化。自总理孙先生逝世之后,外人之进攻手段益益酷辣,上海五卅事件,继之以汉口、南京、重庆、广州之惨杀事件,出兵三省事件,炮击大沽事件,八国通牒事件,是皆于通常压迫敲剥侮辱之外,加我国民以更酷的残杀。且覆公然维护军阀之生存,作保障不平等条约之鹰犬。由是可知中国国家独立自由与帝国主义不两立,加一切损害于我者,帝国主义实为元凶。吾人欲建设“民有”、“民治”、“民享”之国家,惟有与帝国主义死搏,从帝国主义铁腕之下夺回我主权,然后始达到建设之目的。虽帝国主义者中间如英、如日、如美、如意,其待我在程度上容有不同,国民所报之态度各异其趣,然所持之不平等条约则何?而此等条约之所当根本废除则一。惟吾党对于在何国家有觉悟之民众,皆当随时与之联络,以利反抗帝国主义之进行。在历史上与事实上,如英、如日曾加我以重大之损害,为本党首先反抗之帝国主义者,尤当首先联络其有觉悟之民众也。

(四)关于联俄之主张。

任何民族在于立国之基础未巩固之时,甚易容纳所愿联合者之主张,迨国基渐定,态度亦因之渐更,此在国际习见之常态也。苏俄乘克伦斯基革命初成之局,取而代之,内外新旧,以有敌火,当危极之秋,舍总理孙先生外,更无有所信赖之良友,其对我宣告废除帝俄时代一切不平等条约,实以迎合我总理救国之意志,且认其必能结好于我民族也。“国际间无所谓感情”,苏俄固知之甚深,而执之深固,彼所以结好于我者,为彼非为我也。然我民族所亟亟要求者,在解除国际间之束缚,不平等条约是桎梏吾国之枷锁,枷锁一日不去,则我国家一日不得自由。吾人深知除去此不平等条约者,不仅废除其实,而且在最惠国相待中必使绝无不平等待我之事实发现,始能获得真实之联合。国际间不平等如何能联?不平等如何能合?此理至显,无待穷研。今苏俄于自动的宣告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其在事实上待我如何?就国家关系言,不特彼在帝俄时代侵占我国之领土如今之东海滨、阿穆尔、后贝尔、扎穆斯克、斜米巴拉斯克、七河费尔干等区域尚未归还。且中东路之把持,外蒙之侵占、庚赔之措勒皆实录于外交史中,而不平等之要江〔挟〕,如领事额无限制,如回复陆路通商条约,且层出叠见。就党的关系言,外蒙等于省区之一载在本党报章,而苏俄操之掌上,不覆有我中央直接统系,是皆彰明较著,无可欺饰者。吾人熟审此种事实之发生,由于苏俄犹带有帝俄时代之遗传病,此遗传病不能因一度革命而根本消灭,乃覆演于国交上而成为结核。吾人于此,绝不贸然将苏俄列于其他帝国主义之林,一反联俄政策,亦绝非盲目的以苏俄之言动皆善,而违反联俄政策之本意。吾人之责任,在使苏俄遵从国际革命之正轨,而纠正其回复帝俄时代之旧习。笼统的仇与盲目的亲俄,皆非本党所为也。

(五)关于共产党者。

中国共产党为第三国际东方支部之一,其所企图本不合于吾人之救国主张,其所主张之阶级斗争更不合于吾党在理论上之主张与方法上之决定。吾人深信全民政治之建设,必须实行国民革命,经济落后的中国不但理论上无资本主义之立足点,即事实上亦无发展资本主义之可能。盖资本主义,其基点则始于个人主义,其终极则流为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既成中国之敌,个人主义亦在所必除,则资本主义在中国完全失其根据。故由资本主义形成之阶级,不覆能显著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主张阶级斗争,实不合社会之需要。盖阶级斗争之说,至易破坏国民革命。吾人为统一国民革命阵线之故,势必截断其主张。至其与吾人相同之口号,如“反抗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则吾人当认为友军而不相连。曩者共产分子加入本党,吾党方信其真有觉悟,将舍弃原有之主张,信守本党党纲,从事国民革命。乃两年以来,凡共产党员加入本党者,一切言论行为惟共产党机关之指挥是从,在本党内行使党团作用。本党以其幼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曾下严重之训令,以执行纪律相告。及总理逝世,共产党更积极进行其妨碍本党之行动,不徒入据本党之策源地以自大,尤覆极其离间挑拨之能事,强析本党同志为左右派,以其迎拒,甚其暗中截断本党与民众之声气,毁坏本党之信仰,此中央执行委员会为第四次全体会议所以取消共产派在本党党籍之决议也。自有此决议,在已经执行之地域,共产党人则挟本党中一部分被欺之同志以自壮,且冒本党机关名称,以混淆社会之见闻。其尚未执行此决议之地域,则加厉摧毁本党之基础,甚至起反动于本党政治策源地。此共产党之失德,实妨碍国民革命之进行,直接助帝国主义与军阀之摧残革命势力。而且愚弄青年,流为狂瞽,中饱五卅惨案捐款至四十七万之多,尤覆借设“济难会”为猎资及宣传其主义之工具。此实共产党干部缺乏革命人才之故,亦足以证明中国不适于如是之共产革命。事实如此,本当不覆能姑容破坏国民革命之共产分子栖息隐混于本党之中,然仍期望共产党之痛改前非,努力从事于“反抗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工作,不覆驱群众为盲动的革命,庶几于“合则相拒”之后,或有 “分则相求”之可能。

(六)对于军阀。

中国之军阀,无一不托命于帝国主义者。英国经营长江,则在长江拥兵者,英实助成其势。日本经营东三省,则在东三省拥兵者,日本必助成其势。英日间发生利益冲突,则英日所助成之军阀相斗争;英日间有益相提携,则所助成之军阀相妥协。军阀间之战争,固可测知列强之趋势,而人民则显被战祸,军阀间之妥协,亦可以测知

列强之趋势,偶然之沈寂,即为酝酿更烈之战争,而列强协而谋我之机乃益毒。故与英日两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本党认为正面之目的;其他中国之军阀,亦无一面非帝国主义之走狗,其所不同者狗牧耳。然军阀之所以形成,一则由于排满倒袁之役,其余孽未经铲除,一则乘我革命实力之薄弱,而祷张为幻。其生也有自来,其存也有所托,帝国主义者特巧取而利用之耳!吾人于此,当审知凡生活于军阀者,无一能从事于革命之将,亦无一能从事于革命之兵,假军阀之力以为革命之助,是犹以枪自拟其胸。盖军阀之所企图者,惟彼个人之地位幸福及其所欲得之虚誉耳,彼虽不敢明言反对本党之主义,而国民革命于彼个人之所企图为有损而无益,固为彼所灼见也。其成也,则视为本党如宾,而暗中截断本党之深入民众,其败也,则欲依附本党以见好于民众,而希图再起。即此所知帝国主义者所利用之军阀,实为国民革命之最大障碍,吾人惟有尽量荡除之,始能进行本党建设之主张。

本党对于世界现状与中国现状之观察及所持态度,既如上述,甚盼我农、工、商、学、兵接受本党之主义,以集中于国民革命旗帜之下。中国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有产无产两阶级尚未形成,其中一部分以学术谋生者,如学校教师、律师、新闻记者、医生、美术家等之生活费,且远过于小有资产者之上,惟其如此困穷,故除思解决一身家之生活问题外,无暇他问。国民须知救贫之道莫先于生产,而生产之障障莫甚于帝国主义与军阀压迫。帝国主义高凌于外,军阀残逞于内,借反抗帝国主义及军阀为幌子者,又覆利用群众以快其私图,举国民众如投汤火,偷生且不可得,乐生覆何可期哉?集全民族构成之国家,尚且因不得自由平等而陷于困穷,一身一家不过数万万之几耳!其何能独策其生全?不能自策生全,而日事燃其(箕)煮豆,此民族之自杀也。国民若憬然觉悟自杀之非计,即当力遵本党总理孙先生之遗训以前进。孙先生遗训云何?促成民族之自求其国家之自由独立,从事于国民革命,用掬诚为我农、工、商、学、兵告。

今当为农人告者:中国之生产,以农业为大宗,农产品廉价输出,工业品厚值输入,舶来一尺呢,价重一石米,出与入,年计损失三万万以上。此巨额之年,虽至富之国且将转而为贫,况以积贫之国当之乎。农夫岁度两期,一汗期,一泪期,胼手胝足以勤劳于陇亩,作时汗,收时泪矣。佃田之农,鲜不负债,家室为累,甚至货子女谋得一赁地,而失业农且环伺而谋夺焉。耕地之要求,在农人实至急之需也。本党为农人谋者,首为“移民运动”。移民垦旷,旷土有生,农得耕矣。失业农既得耕地,佃户无夺佃、勒收巨额息之苦矣。农业地带无游离分子,地主无盗贼之忧矣。其次则由国家制定农人最小限度之获得,再进则规定农人在耕作上应有之空间,并由政府供给长期低利与短期低利之贷款与农人,使能致力于耕作,而不致受压迫于债务累而末由自拔。辅助农民创设合作社,使能获得生产上及消费上之种种便利,整理耕地,调正产销,以增进生活状况。此种步骤,其有利于农人者固丰,其为益于地主者亦至厚。今不患农人之无知,而患地主之不悟。地主若觉悟坐收获之等于自陷,助成此种步骤之进展,以言进于自营生活之途,则农人之困苦当立即减轻,以至于无所困苦,俾农人于团体组织之中不致发生阶级斗争之惨祸。本党之所以竭力为是谋者,盖深知农人为国民革命之主力军也。

今当为工人告者:工人有异于农人,农人所争者空间,工人所争者时间,农人所欲者租息减轻,工人所欲者工资增多;农人之勤苦以年计,工人之勤苦以时计、月计,工人之生活,其苦作与农人无殊,而实较农人为急迫。故谋工人之解放,首在制定有益于工人之劳动法规,然后工人能得较善之生活。直接使工人得较善生活者雇主,而间接使工人得较善生活者社会。盖此种负担,实社会之消费者所共任。此社会上大多数经济利益,所以常相调和也。雇主不将虑工业品之钝于消售乎,此殆虑不能与舶来品争,实则无吓。关税自主之运动,其目的即所以保护国货之消售。而此运动之发生效力者,不在雇主而在工人。盖工人为国民革命之先锋军,若雇主不利于工人即不能与工人团结一致。盖雇主与工人有一共同之敌人,即外来之资本主义是也。不能摧抑外来之资本主义,虽加工人以十倍之苦,本国之雇主亦不能留增其战斗力。本党为增此战斗力计,不惟主张制定有益于工人之劳动法规已也,更须使人皆有从事于精神上或肉体上之劳动机会。茍无此机会时,国家当维持的生活费,他如养老育儿、周恤废疾、普及教育制度,此为民生主义所有事,皆当于可能范围内尽先施行。本党为个人谋者既周且挚,亦愿工人固其团体,鼓其勇气,以民众利益【为】前提,完成革命之大业,则本身之利益即在其中矣。

今当为商人告者:商人之重要基础维何?工业也。中国工业落后,尽人所知。所谓商人,非农品之贩卖运输者,即舶来品之小贩。此种商人,谓之资本家,实大谬也。中国虽亦有极少数近代生产团体,然方之欧美所称之资本家犹在小贫之列耳。小贫与大贫之地位容有不同,而备尝帝国主义与军阀所加之痛苦则一。关税不能自主,金融操诸外人,已为我商人之致命伤。此外如运输之阻滞,捐饷之频繁,敢怒而不敢言者,更匪伊朝夕。我商人误果为因,往往归咎于革命,抑知本党之革命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裁撤厘卡及打倒军阀,即无一时一刻不思为商人免除上述之痛苦也。且为发展本党之农工商业起见,当指导民众在可能范围内,不用外来之工业品。诚以商人与农工有相辅而行之密切关系,农工发展,商务亦因之发展。故本党扶植农工,即所以扶植商人,我商人勿怀疑本党有若何轩轾于其间,与农工协力同心,成为国民革命之基本队伍,是则本党所望不已也。

今当为学生告者:知识为战斗武力,知识为生产工具,一切事业发展之强弱,悉视知识分子质量为比例。革命之中心,尤必须富于知识分子为之骨干。革命事业,初非一蹴可儿,亦非一劳永逸。盖凡从事于革命,必具有建设之意义与计划,然后方可著手破坏,破坏不过为建设除障碍耳。破坏其暂,建设其常,时期之长短,实别若天渊。此建设知识之质量所以较破坏知识之质量需要尤多也。知识分子固不仅限于学生,而学生云者,即指有求知识机会者而言。明日之事,必为往昔所未经,则明日之进步,必须使知识力之预计确定,然后始进展。事业愈繁重,其所需要之知识之量、质亦愈精且多。顾知识之所以获得,不惟埋首案头,抑须关心社会,在校为一攻苦之学生,在国为一革命之分子。当今之世,凡为学生者,必须自知我民族万人中鲜有能得一求高等知识机会者,茍不读书,所为何来?茍不救国,所学何事?彼以读书为不应过问政治,或以救国则无暇留心学业者,实两失之。本党总理谆谆以读书为学生,亦谆谆以救国为学生勖。盖读书与救国,可并进而不相悖也。吾人敢以“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勖我民族之青年学生。但不愿青年学子之以惰性渗入读书,以幸运相期救国耳。

今当为兵士告者:中国之服兵役者,其来源恒由于失业,当兵几成为谋生职业。而应敌则常须赴死,为谋生而赴死,心理上已成为极大矛盾。以赴死而谋生,所谋之生,即是赴死之躯,事实上更属无谓矣。中国民族非革命无以图存,而革命必须出于一战,孰为革命,孰为革命之敌,当已闻之审而知之悉。其犹未参与革命队伍者,宁为革命之敌乎,抑甘为革命而战?是不可以不决也。军阀之间,为谋私人之权利,驱兵士与[于]战地,战地死所也。吾人若耻为某一私人谋权利而赴死所,则反正为大勇者之所当为,实即至仁者始能出此。盖吾人能手刃一媚外残民之军阀,其普利于人群者实十万倍于吾人所身受。“具此决心,从事革命,济则国家之灵,不济则以死继之”,此兵士之所当自期也。况兵士之生活取给于农工商,衣、食、住、行四者皆不须自为,而有人代为之。其对于社会所担任职务,在乎卫国卫民。故投军当慎之于始,及所投既误,违反卫国卫民之初衷,迫而为不义之战,以致害国害民,则更当相率而有以自拔。今我国民革命军将入张挞伐以扫除一切腥秽矣,凡来归者同志也。谊同兄弟,分等国民,急兄弟之难,尽国民之职,义无返顾,而责无旁贷也。至革命成功之日,或应退伍之时,本党当本我总理化兵为工之政策,以之建筑道路及开办工厂,有安全之职业,而获加倍之报酬。其愿服农者,给以广田,必使仰事俯蓄,绰有余裕。孰荣孰辱?何去何从?我兵士其权衡之。

国民革命,我全民之天职也。其南针悉在我总理全部之遗教,本党统称此种遗教曰“孙文主义”。中华民国之生路惟此,一切被战胜民族所压迫之弱小民族之生路亦惟我民族前进是赖。今举国穷困之同胞及弱小民族之处于宰割取下者,咸宛转哀号以忍死,忍死何待,待我中国国民党秉孙文主义以革命也。盖舍孙文主义之外,更无其他之主义能适合于国民革命也。故中国国民党之努力国民革命,为国民而革命,亦即我国民自起革命,同时并为弱小民族而革命。前途之远,未可限量,工程之巨,非可咄嗟立办也。惟有吾人自力奋斗,扫除前途之障碍,使徘徊观望之徒知对于国民革命无中立之余地,使反侧之徒知对于中国国民党无巧取豪夺可能,因孙文主义能力之伟大敛其异帜,灭其野心,而归于一致。全民之团结固,革命之事业成矣。

本会继民国十三年一月二十八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第一次所发表之政策特为修正宣布如下。

甲、对外政策

一、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占领地、租借地、管理关税权、领事裁判权以及一切政治经济的权力,凡认为侵害中国主权、有碍中国发展者,皆当废除。废除之宣告,由国民会议行之。

二、凡自愿放弃特权之国家及愿废止破坏中国主权之条约、见诸实行者,中国皆得认为最惠国。

三、中国与各【国]所订其他条约,有损中国之利益者,须重新审定,务以不侵害双方主权为原则。

四、列强所订有损于中国之利益或主权之条约,不使发生效力。

五、中国所借外债,当在使中国政治上、实业上不受损失之范围内,保证而偿还之。其偿还之方法,由各省区及海外各职业团体(银行界、商会、工会、农会等)、社会团体 (如教育机关等)选出代表,组织会议议定之。

六、中国不负责任之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如叛国、贿选、偕窃自称之北京政府、蒙古政府),其所借外债,有碍人民之幸福利益者,中国人民不负偿还之责任。

乙、对内政策

开国民会议。由1近代实业团体、2商会、3教育会、4学生联合会、5大学、6工会、7农会、8革命军及革命友军、9革命政党、10报界公会、1律师公会、2妇女团体,选出代表,组织国民会议预备会议,产生国民会议。 国民会议预备会议选举法及工会法、农会法,由国民政府制定之,国民政府并执行国民会议预备会议召集。

二、关于中央及地方之权限,采均权主义。凡事务有全国一致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于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

三、各省人民得自定宪法,自举省长,但宪法不得与国法相抵触。省长一方面为本省自治之监督,一方面受中央指挥,以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四、确定县为自治单位。自治之县,其人民有直接选举及罢免官吏之权,有直接创制及覆决法律之权。

土地之税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应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卫生等各种公共需要。各县之天然富源及大规模之工商事业,本县资力不能发展与兴办者,国家当加以协助。其所获之纯利,国家与地方均之。各县对于国家负担,当以县税入百分之几为国家之收入,其限度不得少于百分之十,不得超过于百分之五十。

五、实行普通选举,废除以资产为标准之阶级选举。

六、厘订各种考试制度,以救选举制度之穷。

七、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权。

八、将现时募兵制度渐改为征兵【制度】,同时注意改善下级军官及兵士之经济状况,并增进其法律地位。施行军队中之农业教育及职业教育,严定军官之资格,改革任免军 官之方法。

九、严定田赋税之法定额,禁止一切额外征收。如厘金等类,当一切废绝之。

十、清查户口,整理耕地,调正粮食产销,以谋民食之均足。

十一、实施移民政策,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十二、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

十三、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废除不平等之法律制度,改革不平等之习惯,使妇女得享受同等之民权。

十四、励行教育普及,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并促进教育提高,以养成建设人才。整理学制系统,增高教育经费,并保障其独立。

十五、由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

十六、企业之有独占的性质者及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铁道、航路等,当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以上所举细目,皆吾人所认为党纲之最小限度,目前救济中国第一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