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赤祸之源泉,俄国东方政策/广东与莫斯科 中华文库
孙文与列甯 广东之测量 越飞与廖仲凯之会见 鲍罗庭 二策
苏俄革命之经验 军官学校之设立 党代表制之采用 孙文与列甯阅历性 列甯为近代俄国伟人 孙文亦为近代中国伟人 格颇多相似之点,二人皆久作亡命 备尝艰苦 列甯抱极端过激思想 及其得志皆能 叱咤 革命群众 立其阵头作乾坤之一掷 列甯自信共产党即乃 号为 狂信主义者 孙文亦吹法螺号孙大炮 成为孙文之国民党列 公乃公即共产党 孙文亦信国民党之孙文 孙文为东方之产 而有西洋风度 为大斯拉夫人 而有东洋性格 二人并有兼容并包之量 今此二人均中途而逝 西有列响 东有孙文 真可对照 其遗骸皆为民众 崇拜 作木乃伊 为永远纪念 刘 孙文之年龄及革命运动,皆为列宾之先辈 列响之成功 乃先于孙 一九二〇年 晚年之孙文 渐思以列摈革命经验 试行于中国
即民国九年 孙文再兴广东政府 其施政方针 基于社会主义左 倾思想有模仿 列宾苏维埃主义之倾向 当时孙文 自上海将赴广东 与苏俄代表相见 谋种种之提携 其后再至广东 果采新官制 设社会事业局 劳工局 土地局等 励行社会制度之改革 劳闻者生 更起草工会法 工场 活之保证 劳动组合运动之奖励 地价之公定 社会主义色彩 日渐浓 法产业组合法 商会法 各种社会条例 莫斯科政府亦派共产党员 阿来 克塞埃夫来广东 其次则设通信社 厚广东军政府派遣代表 至莫斯科 以陈独秀之机关报为始 分达 各新闻社 盛宣传苏维埃政情与共产 革命运动 阿来克塞埃夫 至广 不先建设俄文学校 军政府亦在高等师范 并传孙文与 新增俄文专修科 非常 热心讲广东与莫斯科接近方法 阿来克塞埃夫 在一九
二一 年三月间缔结协定(一)苏俄联邦政府 与中国西南护法此 助内府 互尊重其主权(二)两政府间即刻恢复商业关系(三)军政府区域 认许共产主义之宣传(四)遇必要时 两政府当为经济上之路 助(五)两国民当照最惠国条例互相待遇 此协定并未公布 阿来 克塞埃夫去后 一九二一年夏间 孙文在广西时 俄人马林又来访 孙文途详细谘询苏维埃政治研究俄国革命经验 与中国现状相 合者,当时孙文从马林得其大体 (1)孙文三民主义中之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 第一 与列挥共产主义相通(二)从中国现状上推测 可行者为列著之新经济政策,当时意见一致 马林自广西来 著手 广东 ,见国民党之无力与客军之横暴 甚为失望 无何等 计画 离去广东要 之阿来克塞埃夫与马林先后来访孙文 自苏俄以
府视之 不过为广东之 测量 至两政府 具体 谅解 握手固交 来 后 介绍鲍罗 苏俄 政府 决定援助广东政府 则自民国 十一 年 越 飞 东 中国绅士 庭充广东政府顾问为始 一九二三年 即民国十二年夏间 余访越飞于热海 迈有一 其时越飞养疴 亦访越 飞问 其人知为广东政府之领袖廖仲恺 此案为廖仲恺提 于热海旅馆 中 与 廖仲恺密议军官学校 之建设案 大概廖仲恺 提出 承孙文 出抑为越飞提出 真象不明 以余推测 求苏俄政府之后援 当时孙文之广东 政府 纯 在客军之手 国 当时 号 建国 军 推孙文为大 元帅 此建国军由西南各省军队 之命 民党最初本无道接之武力 广东客军 分别 独立编制 垄断各地方之租 税横暴已极 广东政府之 权力 限于广州城 出广州 一步 即无何等实力 一旦有事 广东政府 无 非依赖 客军 此客军内容 大 恶劣 专 以金钱权 都从各省退伍者组织而成 纯 为乌合之众 本质 势为目的 风纪极坏 民国 十三年 陈炯明 军 逼近 石龙 广东形 本 势危急 孙文召建国军将领 作悲慨 之演说谓上年余来 退 隐田园 为诸君推戴 然今日建国军 又绝不服从 命令 余将辞 大元帅 及至 出发时又 当时 建国军 将领 对孙文发 誓愿服从 大元帅 早思脱离客军 自行组织 命令 广东 即页 要求开拔费 迁延不行 孙文感此困难 廖仲恺 之访越飞 苏俄政府以 自身 此使命 求苏俄后援 越飞极端 赤卫军 养成直接指挥之 军队 援助 赞成立予 总长 之经验知广东政府最紧急者 即在军官学校之建设 苏俄革命之初 劳农海陆军 杜洛斯基 编制赤色军 惨淡经营
所最感缺乏者 即在军官 招集兵士不难 任用 军官 颇 不易当 时军官 大都帝制派 及资产阶级出身 苏维埃府政 不敢信赖 最初时仍用旧俄帝政时代之军官别派二三人 监视之 使指挥作 战此亦暂时 不得已之办法 不能持久 于是 杜洛斯基建设 赤色 军 毕业 官 学校选劳农之俊才以新规制养成赤色军官 此 学校生徒 后悉派充赤军将领:面目一新 途发挥赤军之实力 向莫斯科三面 进攻 一九一九 年至一九二〇年 各方面 反革命军 当时苏维埃 政府 势甚危急 实赖此 赤色军 击破 各 方面 军队 苏维 埃政府 遂得根本巩固 先后战役 皆赤色 军官学校之 青年将领 立于最 前线 其战斗力十分 坚强 布尔希维克 于本国革命 得此 实验故越飞闻廖仲恺承孙文 使命 提出军长学校建设案 其表同意 并推荐 鲍罗 庭充广东 政府顾问 决定实行 亦即俄国义 一九二三年即民国 十二年 十二月 鲍罗庭忽莅广东 待以国宾 设广大 事务所于 广州 鲍罗庭当 勇舰队 航路开拓之始 广东政府 凯马尔之 帷幄 经验既当 手腕 敏捷 土耳其革命时 实参预 鲍罗庭之来 实负有 二 大使命(一) 援助军官学校之建设(二二二劝告 故苏维埃使其再来 中国 国民党 与共产党 融合 在广东留滞二 年此二天使命 皆完全奏效 亦即国民党 与 广东 政府 渐次发展 之最大原因 国民党军官学校建设案,在 国民党第一 次大会通过 民国十三年 由廖仲恺匆匆创立 聘 鲍罗庭为顾问 积极筹备 在广东及上海招 建立国民党军官 集学生八百名 考试极严就黄埔海军学校旧址
学校派 蒋介石为校长 蒋介石 正派 赴莫斯科 考察 俄国赤色 大体军事教育 军官学 校途候其归国 是年四月行开校式 学校课程 仿俄国赤色 军官学校 军事与政治之 教育 仿日本士官学校 政治教育 强行 军队教练 一方教授 政治革命社会主 义等讲义 政治课目 由 同时并进 即一方 国民党领袖 廖仲恺 戴天仇 胡汉民等自执教 鞭 又自俄国派来 赤色 军官 以牺牲与团结之信条 者甚多 输入青年学生 头脑 学校规律极严 当时 学者 因病 及逃出 党军 之中坚 生徒 八百 开校十 成国民党 军六千 人 个月后 名增至千名 第一次 毕业 第二次募集 则为二千名 国民党 更增至 三千 名 惟在校能毕业 者即为崭新赤化军官候补生 说为 民国 十三年冬 以此 新赤色 军官为 干部 非乌合客军 编 兵数虽少 士气横溢 规制亦严
所能及 十 月攻击 商团 解除 其 武装 民国 十五 年 三月 破洪兆麟 军 占领 潮州 汕头 五月 又 平定 云南 及 广西 客 军 学生军逐 著名 于 南方 此 学生 军 占领 农村 时 即 组织 农业 协会 使 自卫 农村 供给 武器药弹 成立 农民 军 入 都市 即组织 劳佣 工会及 纠察队 但此 等农业 协会 劳恸 工会 农民 军纠察队 等皆 共产党 操纵 国民党 右派 不能 参预 一切仿 俄国 赤色 军 并 采 俄国 军制 立党 代表制 民国十四年春 云南及 广西 客军皆尽 广东 政府 由 廖仲恺 提出 财政 整理案 确定 财政 方针 改变 其 组织 七月 又 废 元帅 制 建设 现在 委员 制 政府 此 改革 中心人物 之 廖仲恺 未几 即为 刺客 暗杀 学生 军又 乘此机 解除 客军 三万人 武装 廖仲恺 死后 汪兆铭 为 主席 委员 统裁 广东 政府 其后 陈炯明 败退 广东 政府 占领 惠州 并将 国
民党最右派之许崇智军队解散 广东军队十五万人 减为七万人 定名为国民革命军 继起之重大问题 即国民党与国民革命军 应 如何联络方法 当时 国民党所最忧者 即各军虽归国民党统辖 而各军仍存各军势力 把 实力派割据之状态 渐次出现应如何束缚各军 置诸国民党 几经讨论 恐 握之下 在党军编制上实 为重大问题 国民党首领 立党代表制即 结果容纳顾问 鲍罗庭之意见 仿照俄国 赤军编制 中队 各部队由国民党任党代表一人, 对于 军事 长官 有 自军团至 监督军长 师之 党代表 监督师长 各军事 长官 颁发命令 监督 权军之党代表 必须经党代表之副署同时又 防止军长及 师长 扶植势力 更调频繁 又顾虑党代表 与军长或 师长结托 亦时时调
动定为制度 国民党之各部队 党代表 共隶属于 中央党部 总 代表 伐机会之到来 于 长 使汪精卫当其任 国民党 国民 革命 更 在国民党内设 军事 委员会 以 蒋介石为 委员 把握 军之 军权 集中于 国民党部 其 结果 各 军完全紧缚 下 力 国民党 及 广东 政府 内部 结束 巩固 途徐 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