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三洞群仙录
◀上一卷 三洞群仙录卷之二十 全书终


三洞群仙录卷之二十

正一道士陈葆光撰集

青丘元老,紫微小星。

《异人录》:台州道士王远知善《易》,知人死生祸福,作《易总》十五卷。一日雷雨云雾中,一老人叱曰:所泄者书何在,上帝命吾摄六丁雷电追取。远知惶惧据地,旁有六人青衣已捧书至,老人责曰:上、方禁文自有飞天保卫,秘藏元都,汝是何者,辙藏细扶。远智对曰:青丘元老传授。老人曰:上帝就下,汝仙品已及,授度期展四年二已数也。师后于光宅中尸解。

《湘中野录》:太祖居潜日,与赵韩王普道长安市,忽逢陈希夷曰:可市饮乎。太祖曰:可。与赵学究同之,希夷眸睨韩王曰:也得也得。既入酒合,韩王足痹偶坐席左,陈怒曰:紫彻垣一小星,辄据上次,可乎。斥之便居席右。

李虞《论语》,顾欢《孝经》。

《逸史》:信州李虞员外与杨棱道华山,俄至一小洞,见川岩草木不似人问,有紫衣人邀入居处,若公府,多竹屋,堂室甚洁,自言姓杜名子华,因避世,便过仙倡,居此已数百年矣。因留宿,饮候皆甚精丰,肉有驰羊,其状如牛,书有《论语》。留连累日,各遗银器数事,遣使者导之而返,曰:此可住否。二子色难。子华笑执手而别。后寻其洞穴,不可见矣。

《道学传》:宋顾欢善道衍,弟子饱云绶门前有一株木,大十馀围,上有精魅,欢印木,木即桔死。又有病邪者问欢,欢曰:家有何书。答曰:唯有《孝经》。欢曰:可取仲尼居置病人枕边恭礼之,自差。而后病者果愈。

王远题门,隐容浚井。

《王氏神仙传》:王远字方平,明天文图识,逆知吉凶。汉武帝问灾祥,不答,乃题官门四百馀字,预说方来。帝恶之,令人·削除,外字虽灭,内字复见,墨进彻入板裹。

《广记》:房州竹山县阴隐容家浚井,千馀尺而无水,工人扪壁见别一天地日月世界,榜曰:天柱山。门内两童皓齿繁变,问:汝胡为至此。工人具陈本末。须突有徘衣传劫曰:以礼遣之。引至清泉洗浴,白泉漱饮,甘美似酒。行半日,见官室皆金玉,题云梯仙国,工人询曰:此国如何。答曰:诸仙初得仙者,关送此国修行。

王皎破脑,杨公击顶。

《酉阳杂俎》:王峡先生善仗衍,天宝中偶与客夜中露坐,指星月曰:时将否矣。为邻人所传,时上春秋馒其头数十方死,因破其脑,骨厚一寸八分。峡先与达奚侍郎还往,及安史平,皎杖屦至达奚家,方知异人也。

《北梦琐言》:淄齐问有道士杨仙公者,莫知其年寿,耆老自童稚见之。每出问巷,儿童聚而观之,或就铁铺借铁椎自击其顶,或令人极力击之,一无所损,唯言甚快。入山林与虎豹为戏,以手击之,猛兽为之偃仆。多劝人行阴德。长兴中入蜀,居峨媚去也。

祈嘉呼遁,仲甫吸景。

《晋逸史》:析嘉字孔宾,年二十许,好学经史。夜静,忽于窗问闻有声呼之曰:析孔宾,凭去来,修饰人间事,甚苦不可谐,所得未毫铢,所丧已山崖。嘉遂遁去,西游海渚,教授门生三千馀人。

《王氏神仙传》:王仲甫少好道卫,得吸景养霞之法,行之四十馀年,一夕梦神人告之曰:子所以不得升度者,谓其脑官亏喊,灵津未溢。遂授以服食之法,方得上升,今在玄洲矣。

成师挈囊,伊尹负鼎。

《高道传》:成道士,不知何许人,明皇闻其名,召入馆,于蓬莱院问道衍所修,皆不对。未几乞归山,上允,乃挈布囊而去,人皆笑之。而后因撒幕,壁上有题诗曰:蜀路西行,燕师北至,本拟白日升天,且看黑龙饮渭。其字刮洗愈明。不数月,禄山起,明皇乃入蜀。

《仙传拾遗》:伊尹,商人也,其先佐夏为诸侯,母将孕,游于西川之上,大水遽至,母惊奔避水,乃拱而立化为枯桑。水退,父来求之,谓已溺死,忽见桔桑非昔所有,疑妻所化,以石扣之,闻空桑中有儿声,取养之,遂以伊为姓。及长,明纬侯声律阴阳,探幽察微,志救天下。负鼎干汤,汤大悦,用之为相。年八十,弃位绝粒,示死于家。太上命太和真人蒙谷希授以解形之法,入蒙秦山石室修之,白日上升。

元达梦乌,文子击蜕。

《三洞珠囊》:邓郁之字元达,南阳新野人,尝梦一乌吐印以与之,自是民问有疾,辄以印治救,求为符章,病者自愈。

《汉郊祀志》注《列仙传》曰: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乔,子乔化白蜕,文子惊,引戈击之,俯而见之王子乔之尸也,须臾化大乌飞去。

玉兰调腹,上仙蜕皮。

《集仙录》:张玉兰,天师之孙也,幼不茹荤,年十七梦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随光入口中,因而有孕。母氏责之,终不言所梦,唯侍婢知之,一旦谓曰:吾不能忍耻而生,死后当剖腹以明我心。其夕无疾而卒,见一物如莲花鹃腹而出,视之乃素书金字《本际经》十卷,传于世问。遂葬玉兰,忽大风云雨棺飞在木上,失经及玉兰所在。今墓在益州温江县女郎观是也。

又,董上仙,遂州方义女也,年十七,神姿艳雅,故号上仙。一旦紫云垂布,天乐下于其庭,二青童引之升天。父母素愚,号哭呼之不已。去地十数丈,复下还家居数月,又复如是。后因蜕其皮于地,形衣不解,乃飞而去。

杜琼作赋,许坚能诗。

《真诊》:邓都山上林木水泽如世问,但稻米粒几大,味如艾,其馀四谷不尔,但稻为重思耳。杜琼作《重思赋》曰:霏霏春茂,翠矣重思,灵气交被,嘉谷应时。四节既享,祝人以祀。神禾郁乎浩京,巨穗横我元台。爰有明祥,帝者以熙。此之谓矣。

《雅言杂载》:许坚,江左人,多居三茅,不知其年岁,形容不变,多谈神仙事。能诗,如题茅山观云:常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今得恣游遨。松揪古色玉坛静,鸾鹤不来青帝高。茅氏井寒丹已化,明皇碑断梦仍劳。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又一绝寄合人徐铉云:几霄烟月锁楼台,欲寄侯门荐补才。满面天埃人不识,设随流水出山来。

丘伯相鹤,桐君碎鸡。

《相鹤经》云:浮丘伯昔授之于王子晋,后崔文子学道于子晋,得其文,藏之嵩山石室,淮南公探药得之,遂传于世。经云:鹤,阳鸟也,弃金火之气以生,三年顶赤,七年善飞,又七年十二时呜,六十年茸毛生,泥不能污,一百六十年雌雄相视而孕,一千六百年不食而胎生。其相以长颈脩练则善呜,龟背别腹黝能舞,乃仙人麒骥也。

《卓异记》:建安三年,茸图国默呜石鸡,色如丹,大如燕,常在地上,应时而呜,能远彻其国,闻其呜乃杀牲以祀之,当声处掘则得此鸡。若天下太平,翔飞颌顽以为嘉瑞,亦谓之宝鸡。又听地中以候晷刻,道士云:仙人桐君探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鹞,春碎为药服,令人有声气,后天而死。宝鼎元年,四方贡异珍,有琥珀,燕置之静室则吗翔,此之类也。

员外秽夫,屯田役卒。

《逸史》:唐大历中,有王员外郎者好道卫,虽在朝列,布衣山客日与周旋。一日会除秽,裴老与语,王君异之,其妻呼马曰:身为朝官,与秽夫交结。遣人逐之而去。居一日,复来,布抱曳杖,颇有隐逸之风,曰:员外非真好道,乃是爱药耳。因取王君一铁合可二斤许,解小药裹两粒如麻果,撚散合上,却堆火烧之,食顷取出,乃上金,色如鸡冠,王君惊叹。乃别去,后不知所之。

《括异志》:屯田郎曾公奉先,嘉祐中知惠州,居有蔬圃,役老卒守之,灌待尤力,凡所欲之物,秘先政之。曾问曰:汝常逆知吾意,何也。卒曰:偶然耳。曾自此亦待之善。一日白曾曰:荷使君厚顾,某非碌碌者,今夜三鼓请乞一到园中,有秘衍上闻。公听然许诺,将具公裳诣之,家人皆曰:岂有郡守夜半公裳谒一老卒哉。遂止。黎明,报园子物故,仍于腰下得白金数两,曾为买棺殡于野。数月有人自广州来,卒附书为谢。发其冢,但布抱巾屦存焉。

毛女食松,何娘采橘。

《神仙传》:毛女字正美,隐华山,形体生毛,自言秦时官人,后流亡入山,道士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陈搏常与游华山,樵人多见之。有诗赠曰:药苗不满笋,又更上危巅。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其二曰: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代罗懦。有时问著秦官事,笑撚仙花望太虚。

《续仙传》:何阿六者,徐州女也,华阴云台观为诸女冠探薪汲水数年。诸女冠因话江吴问有甘橘美果,而秦川难求,阿六笑曰:此不难致,近亦有之。言讫出门,食顷袖出甘橘五六枚与诸女冠,因曰:广训柑子甚美。又致十馀枚,分食之。后三年,有崔链师自罗浮山游华阴,因话及前年广州官园内有妇人盗探柑子,擒之忽失,众乃验阿六非常人也。

元放乞骸,窦峙藏骨。

《丹台新录》:左慈字元放,得九丹变化之卫,曹公求之不与,公欲杀之,求乞骸骨。公为设酒,慈曰:今当远旷,乞分杯饮酒。公曰:善。慈拔簪以画杯酒,酒中断,慈即饮半,半送与公,公不喜,未即饮,慈乞尽自饮,饮毕以杯掷屋栋,动摇如飞乌状。众举目瞩视,已失慈所在。

《真诰》:茅君云:女仙窦琼英,其七世祖峙每以藏枯骨活死为事,其阴德有及于琼英之身,而得进于华阳洞府。

宋江鬼堆,衡山仙窟。

《天师符记》:益昌之东有县日嘉川,又东北二十里有水日宋江,江中有聚石日天师殡鬼堆,江傍巨石有文突起日天师符,如利如刻,如钩如勒,如籀篆而尊雄劲毅,如甲胄猛士仗剑而立,凶邪视之,孰不股栗,士人以纸墨印用,能辟邪。元和七年仲春,安行罢官叩南,道由益昌,华人张当世时知绵谷县,辄以天师符见赠曰:非吾乡属,不可得也。于是置其符书筐中以归,半年发筐而鼠碎群书,独符无毫发伤。吁,其异也。宣德部知凤翔府扶风县,李安行记其事。

《王氏神仙传》:王道长,不知何许人,居利景谷县杨谟乡,直县西二十里,渡嘉陵江沂安乐汉,抵其山下,峰峦峭拔,汉之东日仙窟,长于此修道,举家得仙。其宅基饭号犹存焉。

尹君饮董,杜巫吐丹。

《仙传拾遗》:尹君者,不知何许人,尝隐晋山,不食五谷。时尚书李说镇北门,冯斓严绶为从事。严尚奇好异,雅重神仙,迎致尹君于官合,日与同席,常有异香自肌中出,严益重之。严有女弟为尼,常怒其兄与尹君同游处,忽一日密以董斟使尹饮之,既饮,惊起曰:酒非佳。俄吐一物,坚而有香。严剖视之,即真麝脐也。尹其夕卒,严即疼之。明年秋,有朱太虚遇尹君于晋山曰:吾顷于北门遇鸩酒,示之以死,然鸩安能败吾真邪。太虚异其事,归以告严公,曰:吾诚知其尸解矣。

《元怪录》:杜巫尚书年少未达时,曾于长白山遇道士贻丹一粒,即令服讫,不欲食,容色悦泽,轻健无疾。后任商州刺史,自知既登郡守,班位已崇而不食,恐惊于众,于是欲去其丹。岁馀,一道士至,教食褚血肉,巫从之,食讫,须臾即吐丹出。

裴氏盘石,韦翁古坛。

《广记》:裴氏子事亲以孝,虽贫而好救人。一日行遇一老人相拉入太白山,见一大盘石,老人以杖击之,石开,引裴入洞。洞中森罗万象,仙童玉女。老人复引裴出,且告之曰:此去二十年,可来此避世。及期果有安史之祸,裴氏一族隐于西昆,遂皆得免焉。

《异闻集》:代宗时,韦侍御奉使华山,拜黄帝坛,至山下邸中,见一老父,问坛所在,老人曰:莲华中峰西南上有一古坛,髡鬃馀址,此当是也。问何姓,答云:姓韦。自述世系,乃侍御之高祖也。相与入山,老人策杖先行,韦鞭马追之不及。至石室,见二老妪曰:尔之祖母、祖姑也。俱双变,以木叶为衣,喜曰:年代迁变,一朝遂见玄孙。寻与老父上山拜坛毕,辞归。后再寻求,忘失旧路。山下人云:此老二三年一来,不知其所。

子玉白首,昌容红颜。

《续仙传》:苏子玉幼而敏惠,博览群书,黄帝探首山之铜铸鼎炼丹得升天之事,乃拾卷而叹曰:先儒之书,五常之要,拘以礼乐,东以名教,区区未几,忽成白首,身苟逝矣,虚名何益。因仰抱霞津,内融真寂,呼吸道气,欲及其和。后遇正一真人授以琼文紫字天真上诀,勤行佩服,遂通神明,忽尔腾升。

《广记》:昌容入怛山修炼,自号昌容子,二百馀岁其颜愈红,如二十许。一云商王女食蓬萦根,往来上下,世世人见之。

通元望阙,徐则还山。

《墨客挥犀》:真庙时,有道士紫通元者,居陕州承天观,寿百馀岁,耐寒暑,日纵酒,往往不食。祀汾阴,随笔自罗山至太一洞。一日临终,召官寮士庶言死生之要,夜分盥濯,望阙而逝,举体甚轻,若蝉蜕焉。

《仇池笔记》:东海徐则隐居天台,绝粒养性,太极真人徐君降曰:汝年八十当为王者师,然后得道。晋王广闻名召之,则曰:吾今年八十三,来召我,徐君之言验矣。遂诣杨州。王请授道,辞以时日不利。后数日死,道路皆见其徒步还山,云得放还。乃得经书分遗弟子而去。

左彻朝像,高远辞帝。

《仙传拾遗》:左彻,黄帝臣也。黄帝升天,彻刻木为黄帝之像,率诸侯而朝之。七年,黄帝不还。彻,颛帝时亦登仙而去。人问刻木为象自此始也。

《仙传拾遗》:蒲高远者,巴西人,黄录先生王普进之弟子也,言意诡谲,持操无准,皆谓之狂。大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于南峰绝顶乘云径诣金陵辞谒。梁武帝方宴坐,忽集其殿,帝问其故,对曰:厦居巴西,得道上清,将归天,来辞帝耳。言毕飞去。时益州刺史王萧纪以事上奏,帝亦诏问,命郎中刘孝先撰碑旌其事迹,今尚存焉。

韩泳策赛,子真乘骥。

《采异记》:古成之自广次于湘潭,闻有韩泳者高人,乃谒之。韩一见若故人,谓曰:君有道气,可罢此行否。古以干禄为辞,韩曰:子此行爻成名,他日可于京师板阖门外相见。乃别去。至次春,成之果登第。暇日有故出板阖门,见一人策赛,目之,乃泳也。成之记前约,乃大神之,相与市饮;韩乃赠诗云:德行文章已出群,的将仙道付于君。浮名若乃真休得,占取闲中一片云。复别去,自此绝无音问。古其后不食,亦颇有奇异焉。

《高道传》:潘师正奉母至孝,母丧,乃庐于墓侧。道士刘爱道见而奇之,云:三清之骥,非汝谁乘之邪。

景度玉冠,紫元锦被。

《王氏神仙传》:王司王君讳景度,衣绛章单衣九色凤章,头戴太天飞神玉冠,手执九色之节,治南朱阳之台,主人生死之籍。知其名,存其神,修行九年,政神草不死之药,丹霞飞云下迎,兆身上升玉清官矣。又南极王夫人,王母第四女也,号紫元夫人,著锦被青羽裙,汉平帝时常降于阳洛山石室中。

道成始珍,属文可记。

《高道传》:张始珍居南岳,通神人授以明镒之道,使修之曰:夫照物理者天也,照物形者镒也。天之道以清,镒之道以明,人能存天清鉴明,澄心静神,而内外调畅,至道成矣。若以内役其志,外劳其形,心不澄,神不清,则至道远矣。古人所谓虚其室白自生,定其心道自至。始珍修之,九年道成,上补真人,于梁天监中,白日上升。

《续仙传》:金可记,新罗人,博学善属文,入终南山,务行阴德。唐大中十一年十二月,忽上表言:臣奉玉皇韶为英文奎侍郎,二月二十五日当上升。宣宗遣使召入内,固辞不就。又求见玉皇诏,辞以别仙所掌,不留人问。遂赐官女四人,香药金彩,又遣中使二人看侍。至二月二十五日,春景明媚,花卉烂焕,天有五云,唳鹤翔鸾,白鹄笙箫,金石羽盖,琼轮婶幢,满空仙仗,升天而去,入圣超凡。积功所政,笔此仙踪,永昭盛世。

 上一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