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泉王先生七十叙
作者:华夏 明末清初
本作品收录于《过宜言/05

伯阳《参同》[1],隐奥莫伦,思之或无异人意,而究不可企。则取魏三叟词及子西所赞稺川者以庶几,身为樗而无若忠宣摄生之诮。柰何役役焉阴损其骘,复蚀受资,而坐视隙日之去我?尚且课最息程,靡既乎!

予卓稽今昔,凡淳朴简重、甘淡泊无营者,甬浒三泉王先生其著矣。然予景先生非今也,即先生壮年发黑而颁而白,以及今几秃,靡一不足颂先生也。大抵才而厄于遇,必托处四民中而少试之,为懋迁征逐,要无苛较于失得,自无疲思于非觊,即无泯乱于天显,而总以不恃能为功。

先生寡上世遗产,诸昆更窘,家又不戒于火。先生大惧曰:“嗟哉!兄弟不无析乎?”因毕尽知虑力,兴百堵,登凭声相继,厦成而仍与伯仲共有之。伯仲若未尝熏于惔者。后又莫能存其室,先生不吝多金复之,而伯仲若无识向固季所授者。迄今诸犹子奋志成立,各谋其父界,而先生浆励之,无少阻,亦无德色。若先生亦忘其身所救筑者,则不知天地闲有失得事,亦宁知非觊而乃损骘蚀资以耗精乎?

故先生得日抚诸子及孙及诸婿,若次公予社友升伯之鹊起黉序,季子隆宾之人材就征,长君、仲君各振家声。因而散步江澨,见夫云轻风静,汪汪若嘘襟次;忽焉波浪漫漶,岛屿气蒸,为伏则为虎豹,为斗插入汉,为怒呼崩日。何不可蜃富荣而泡身世?以列子忘鸥[2],代仲连被发[3],羽仪永式。宁直敦睦作模欤!

前志云:楚邱先生年七十,一曰:“吾乃始壮耳。”孙邈容止甚少,已八旬有七矣。唐李守奉使至琼州,琼州老翁更异,年八十有一,而叔父皆二百二十馀,其祖宋卿更久,久至二百九十五,相与进椒盘[4],饮屠苏[5],不数寥寥。世彩复见嗤于九代祖之鸡巢小儿,岂尽海中土厚及临沅井赤哉?公器也,吾未尝任情喜怒,使海气常温。夫然后不受目于匠氏[6],而万世信以全樗矣。

先生形干魁梧,轩轩有大人气,而恬穆淳沕,无所事机巧。此如范金为鼎者,历劫千百而质日古,文日新,价日益重。怡性练神,又伯阳诸人所未喻。三叟安得言久?则今称悖耄[7],余觞尚盛永也。

  1. 参同:指《周易参同契》,道教经典。此处代指道家养生之术。
  2. 列子忘鸥:《列子·黄帝》载,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后其父令其捉鸥,鸥鸟遂舞而不下。喻忘却机心,与自然相得。
  3. 仲连被发:“仲连”指鲁仲连,战国齐人,高士,曾义不帝秦。后隐居海上。“被发”披散头发,形容放达不羁。
  4. 椒盘:古时正月初一用盘进椒,饮酒则取椒置酒中,称椒盘。
  5. 屠苏:古代一种药酒,相传正月饮之可避邪。
  6. 不受目于匠氏:“匠氏”指木匠。《庄子·逍遥游》载,匠石不顾散木(樗),因其无用而终其天年。意指(善养生者)不会被“匠氏”(喻世俗功利眼光)看中(即不为世用,而得保全)。
  7. 悖耄:“悖”通“悖”,糊涂。“耄”指年老(八九十岁)。“悖耄”指老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