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读史方舆纪要
◀上一卷 卷一百二十三 贵州四 龙里军民等卫 下一卷▶


贵州四

龙里卫军民指挥使司,东至新添卫六十里,东南至都匀府二百里,西南至定番州百里,西至贵阳府六十里,西北至底砦长官司百里,自卫治至布政司见上,至京师八千二百八十五里。

古蛮夷地,通志云:“唐宋时为罗甸蛮地。”元置平伐等处长官司,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志云:元初置龙里州,隶八番罗甸宣慰司,至元末改为平伐长官司。大德元年平伐首领内附,乞隶亦奚不薛千户,从之。寻改隶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朝洪武二十三年置龙里卫,属贵州都司。二十九年又升为军民指挥使司。志云:洪武四年置龙里驿,十九年改曰龙里站,二十三年始置卫,属贵州都司,而总领于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一年增置贵州布政司,卫仍属贵州都司。今领长官司一。
卫咫尺会城,噤喉要地。脱有不虞,则黔、楚之路绝,而肘腋之患至矣。故曰欲保贵阳,先守龙里,此前鉴也。天启初安邦彦作乱,犯贵阳,先据龙里,以绝官军之援。既而官军克龙里,贼遂引而西。
龙里废县,卫东南五十里。志云:元初置县,属龙里州,寻省入平伐长官司。又龙里废州,在今卫治西。亦元初置,寻废。今卫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筑,甃以石。有门四。城周四里。
平伐废长官司,卫东南六十里。元置,明初因之,万历十八年省。今见贵阳府。又哝耸古平等处废长官司,志云:在卫东十里。元置,隶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初废。
龙架山,卫南一里。卫西南一里又有回龙山。卫西一里又有马鞍山。志云:卫城东有紫虚观山。又龙里站旁有潮音山,参差角立,为近郊之险。
冗刀山,在废平伐司西南八里。峰峦如列戟,上有营垒故址。今见贵阳府。又长冲山,在卫西四十里。旧为苗贼出没之所,成化间置哨堡以守之。
簸箕河,卫北四里。入新添卫境,下流合清水江。又原溪在卫西南五里,东北流合于簸箕河。今其地有广济桥,为往来者必经之道。○加牙河,在废平伐司北。源出卫东南谷者砦,流入大平伐之瓮首河。
长冲关,卫西十七里,又龙耸关在卫东二十里,俱洪武二十五年置,设兵戍守。志云:卫西一里有西关,东一里有东关,又卫西五里有永通关,二十里有黎儿关,皆戍守处也。
龙头营,在卫东。天启初安邦彦犯会城,抚臣王三善赴救,自新添抵龙头营,败贼兵,夺龙里是也。○白杵营,在卫东南。安邦彦犯会城,其党洪边土司宋万化据龙里,官军不能进,别将杨愈懋等与贼战于江门白杵营,死之。
莲花堡。在卫西。天启三年安邦彦再犯会城,使贼党何中尉据龙里,抚臣王三善遣别将祁继祖等下龙里,破莲花堡,连烧上、中、下三牌贼砦百馀处,于是龙里之路始通。又高砦,亦在卫西。王三善克龙里,引兵复进,夺高砦七里冲,乘胜进兵毕节铺,遂抵会城是也。○龙里驿,在卫城西。又龙里站亦置于此。

大平伐长官司。卫南八十里。洪武十九年置,授土酋宋隆豆为副长官,属贵州卫。二十八年改今属。编户四里。

谷峡山,司治东北。连峰峭壁,中一径可通,旧与平伐长官司分界。
瓮首河。司东南二十里。下流合清水江。

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东南至都匀府一百五十里,东北至平越府七十里,西南至龙里卫六十里,北至乖西长官司五十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一百二十里,至京师八千二百六十里。

古蛮夷地,宋为羁縻蛮地。志云:宋嘉泰初土官宋永高克服麦新等地,以其子胜守之,改麦新曰新添。元至元间置新添葛蛮安抚司,初隶湖广行省,后改属云南行省。至正间废。明朝洪武四年置新添长官司,二十二年增置新添千户所,属贵州卫。二十三年改所为卫,二十九年又升为军民指挥使司,隶贵州都司。都司仍统于四川。永乐中始增置贵州布政司,而卫所悉属于贵州都司。后仿此。今领长官司五。
卫当出入之交,居形援之要,会城有警,新添无恙,折冲不虞无术也。盖根柢滇、黔,控扼蛮左,卫实居其上游矣。天启初安邦彦之乱,贵阳围,龙里陷,贼方分兵下瓮安,袭偏、沅,以断我军,时主师者出平越,抵新添,西指会城,贼旋引却。瓮安县,见平越府。

新添长官司,附郭。明朝洪武四年置,授土酋宋仁贵。初属贵州卫,寻为卫治。《城邑考》:“卫城俱洪武二十二年筑,甃以石。有门四,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里。

瓮城都桑废长官司,卫西南二十里。元置,属新添安抚司,明初废。
金星山,在卫城西。又西二里有银盘山。又象鼻山,在卫北一里。卫北十里又有杨宝山,峰峦秀耸。○文笔山,在卫南六里。亦名笔峰山,以山势高耸也。城南十里又有天马山,与文笔山对峙。
谷定山,卫西北五里。又卫东北十里有蔡苗山,上有飞泉,悬崖而下,宛如玉虹。志云:县东十里有东山,南十五里有松牌山。
猪母洞,卫东二十里。天启初安邦彦围贵阳,抚臣王三善自平越赴援,至猪母洞,明日次新添是也。志云:猪母洞今名凭虚洞,其后又有雷鸣洞。
清水江,卫西北三十里。自贵阳府流入界,又东北入平越府境。○大笼河,在卫东六十里,北流入清水江。又八字河,在卫东二里。有东西二水,合流如八字,其下流亦入清水江。
瓮城河,卫西南二十里。源出龙里卫废平伐长官司界,东北流经此,下流亦入于清水江。天启初安邦彦犯会城,据龙里,王三善进兵平越,别将徐时逢败死于瓮城河。又官军讨邦彦于水西,不克,退屯威清,苗仲乘官军之溃,大掠龙里。至瓮城,尸横四十里,即此。志云:瓮城河受众水之流,涨溢独甚,横截官道,津济为艰。旧有浮梁,弘治六年改建惠政桥于其上,其处即元瓮城司废址也。○干溪,在卫西十里,流合瓮城河。又麦新溪,在卫城西,流合八字河。上有麦新桥。
谷忙关。卫东十五里,与平越卫接界;又卫西南十五里有瓮城关;俱洪武二十三年建。志云:卫城东有东关,又有西关在卫西。○新添驿,在卫城北。又新添站亦置于此。

小平伐长官司,卫西南五十里。元为雍真乖西葛蛮等处长官司,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志云:元为雍真等处蛮夷长官司,大德初改平伐等处兼雍真蛮夷长官司。似误。明朝洪武十五年置小平伐长官司,授土酋宋斌保,属贵州卫。二十三年属龙里卫,二十九年改今属。编户六里。

谷阻山,司东五里。又司西十里有陇冒山。
雍真河。在司治西,流入清水江。元长官司以此名。

把平砦长官司,卫南六十里。元置,属顺元路安抚司。明朝洪武五年仍置今司,授土酋萧任成,属贵州卫。二十三年属龙里卫,二十九年改今属。编户二里。

摆笼山,司东二十里。又司北十五里有翁黄山。
翁黄河。在翁黄山下。又司南有罗鸭溪,皆流入瓮城河。
丹平长官司,卫西南百里。志云:元置丹平等处蛮夷长官司,属广西南丹州,后废,明朝洪武三十年置今司,授土酋莫谷送,改今属。后废。永乐元年复置,编户四里。
陇黄山,在司治南。又司东三十里有摆铺山。司东北三十五里有洞得山。
甲港溪。司东十五里,亦流入瓮城河。

丹行长官司,卫西南百二十里。志云:元置丹行等处蛮夷长官司,属广西南丹州,后废。明朝洪武三十年改置今司,授土酋罗海,又改今属。寻省。永乐元年复置。编户五里。

睹虎山,司西十里。多林木,谓之睹虎大箐。又藤茶山,在司治西南。
藤茶河。在司东南。源出藤茶山,东北流,亦瓮城河之上源也。

威清卫指挥使,司东至贵阳府六十里,东南至定番州百三十里,南至金筑安抚司八十里,西至平坝卫六十里,北至水西鸭池河百里,自卫治至布政司见上,至京师八千三百六十里。

本贵州宣慰司地,洪武二十一年置威清站,隶贵州卫。二十三年改置卫,隶贵州都司。
卫肘腋会城,控扼孔道,襟带山川,拒塞苗左,西偏要地也。
威清城,今卫治。洪武二十六年建,甃以石。有门四,城周四里有奇。
马鞍山,卫城东南。又有笔山,亦在城东。志云:卫西北五里又有蜜蜂山。○铜鼓山,在卫西南二十里。相传诸葛武侯南征,获铜鼓于此。又羊耳山,在卫北。天启初别将张彦方败水西贼于此。
香炉岭,在城西。又城南一里有曹本洞,明敞如堂室。又卫西南十里有凉伞洞,一名华盖洞,近时或易为云龙洞。其相对者曰扁洞。洞口匾窄而中宽广。○耸翠峰,志云:在卫东十里石宫堡。
的澄河,卫西八里。志云:源出普定九溪坝,东流入界,经卫西入山洞中,伏流十里,至青山长官司界而复出,合于陆广河。今有的澄河巡司,在卫西五里。永乐中置。
鸭池河,卫西北百里,与水西为界。天启初王三善解会城之围,乘胜而前,一军屯陆广向大方,一军屯鸭池,向安邦彦巢穴,贼纠其党攻陷陆广,乘胜赴鸭池,我师退屯威清,既而官军复振,贼堑鸭池以自守是也。
大坝洪,卫西北百五十里,入水西境内。天启初别将张彦方败贼于羊耳,追至鸭池河,深入大坝洪红冈岛,即此。○汲波塘,在卫西南二十里。壅溪涧诸流,灌田甚广。
的澄关。卫西八里。临的澄河上,因名,路出滇南。○三坌砦,在卫西北,与水西接境。崇祯初督臣朱燮元讨水西,分兵三道,一出三坌,一出陆广,一出遵义,即此。又威清驿,在卫城南。威清站亦置于此。

平坝卫指挥使司,东至威清卫六十里,南至金筑安抚司九十里,西至普定卫六十里,北至水西界百里,自卫治至布政司百二十里,至京师八千五十里。

古西南夷地,元为金筑府地,明朝洪武二十三年置今卫,属贵州都司。
卫背负崇冈,面临沃野,山川环峙,控扼要冲。
平坝城,今卫治。洪武二十三年建。有门四。周四里有奇。
鹿角山,卫城南十里。石峰耸立,形如鹿角。又马头山,在卫东南二十五里。群山连络,高耸凌空,状如马首。○天马山,在城西一里。又城南一里有圆帽山,三里有笔山,八里有蹲狮山,亦名狮子山。又团山,在城内卫治南,小山也。又卫治西南有观音山。
袈裟岩,卫南五里,削壁千仞,如展袈裟,其相接者又有包玉岩。○南仙洞,在卫东南十五里。石壁高十丈,入洞二十馀武,地势广平,可容千人。其西有深潭。又洛阳洞,在卫东十五里。下有洛阳河。
车头河,卫南十里,水势百折。又南十里有麻绵河,卫东十五里为洛阳河,其水皆汇流而东北入于鸭池河。○东溪,在卫城东。源出东北石洞中,流灌田亩,人赖其利。又龙洞泉在卫南二十五里龙洞堡侧,亦有灌溉之利。
滴水关。卫南三十里。又平坝驿,在卫城东南。又卫城南有沙作站。

普定卫军民指挥使司,东至平坝卫六十里,东南至金筑安抚司界百里,西至安庄卫六十里,东北至水西界百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一百八十里,至京师八千二百里。

古蛮夷地,志云:晋为兴古郡地,唐为罗甸蛮地,后为罗鬼、仡狫、可𠠝苗民所居,号普里部。元初置普定府,属云南行省。志云:元初置普定万户,寻改为府。至元中又创置罗甸宣慰司于此。二十七年司罢,仍为普定府,领安顺、永宁、镇宁、集安四州。大德七年改府为路,仍属曲靖宣慰司。寻改属湖广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仍置普定府,属贵州布政司。未几增置普定卫。十八年府废,二十五年改置普定卫军民指挥使司,仍属四川。领三州,六长官司,正统中始割隶贵州布政司。正统三年改属贵州都司。
卫山川扼塞,民夷辐辏,襟带三州,谓四川、云、贵。控引百蛮,边鄙一都会也。
普定城,今卫治。志云:故城在今城东二十里。洪武十四年筑。明年改筑今城,甃以石,府卫皆治焉。有门四,水关三。城周八里。
旗山,卫东南一里,峻拔如卓旗。又城东有马鞍山。城西一里有龙井山,二里有印山。三里有大林山、小林山,又有唐帽、猫儿等山。志云:卫治东南有东胜山,高数仞,长倍之,俗名青龙山。又治西有西秀山,上有浮图七级。二山皆在城内,与近城诸山互相掩映。○搏翠山,在卫东北五里。其上危峰雄峙,下有龙潭洞,泉石甚胜。又玄真山在卫西十五里杨家桥铺。山高险,一径逶迤,可达其巅。
欢喜岭,卫北二里。洪武中蛮贼攻城,指挥顾成大破之于此,军民皆喜,因名。志云:卫东南二里有清虚洞,亦幽胜。
九溪河,卫东南四十里。溪流九曲,萦回而东,即威清卫的澄河之上源也。○龙泉,在城西一里,出龙井山。又永济泉,在城西北二里。水出石中,涌流成溪。又枪凿泉,在城西十里,自山麓下流。俗传诸葛武侯驻兵于此,将士以枪凿之,泉即涌出。又圣泉,在卫东北五里,亦自山麓引流。志云:卫城四面皆深濠,山溪水注之,萦回四达,皆流会于九溪河。
思腊河,在卫北境,接水西界。天启初官军议讨水西,使黔兵繇普定渡思腊河径趋贼巢,谓此。
罗仙关,卫东十里。又杨家关,在卫东三十里。老虎关,在卫西三十里。牛蹄关,在卫西五里。大屯关,在卫西十五里。旧皆为戍守处。
何买砦。在卫北。洪武十年安陆侯吴复遣将杨文击普定贼,破何买等砦是也。又穿心堡,在卫东二十里。有穿心堡桥。志云:卫西十里有诸葛营,相传武侯遗址。○普利驿,在城南门外,隶安顺府。又城西一里有普定站。

安庄卫指挥使司,东至普定卫六十里,东南至安顺府百里,西至安南卫百十里,北至水西界百二十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二百四十里,至京师八千三百里。

古蛮夷地,元为永宁、镇宁二州地。明朝洪武二十三年置安庄卫,志云:洪武十四年置纳吉堡,是年改为卫。隶贵州都司。领守御千户所一。
卫近接黔、蜀,远控滇、粤,而关索岭者,又明初用兵之地也。洪武十六年太祖尝谕傅友德云:“关索岭非古道,古道又在西北,可以大军蹂之。开此道以接普定,即芒部渠长可尽获也。”噫,用兵于西南,卫其绾毂之口矣。
安庄城,今卫治。洪武二十五年筑,甃以石。有门四。周四里有奇。
青龙山,在卫城南。连峰叠𪩘,委迤如龙。下有嘉乐池。其对峙者曰白虎山,亦在城南。又龟山,在卫西南五里。○东坡山,在卫东三里,逶迤盘郁,高三十里,亘十馀里,卫之名山也。志云:卫东一里有玉京山,又有笔架山,皆与东坡山相接。
环翠山,在城北。林木苍翠,环拱卫城。又白崖山,在卫西三里。山势起伏联络,自水西至普定欢喜岭、老虎关、马场铺、龙井铺等处,绵延百里,至此而止。又慈母山,亦在卫西三里,形如母负子,俗名背儿崖。又有螺山,在卫西三十里,下有大河。○白马洞,在卫南三里。又卫西五里有紫云洞,一名太极洞,以上圆下方也;又有巢云洞,在卫北二十里;皆有泉石之胜。又有黑洞,在卫东一里;又卫东南五里曰仙人洞;皆深黑,非秉炬不可入。
乌泥江,志云:在卫南百里。源出山箐中,汇诸溪涧之水其流始盛,东南流入金筑安抚司界,又东南入定番州界。流急水浑,故曰乌泥,即都泥江也。详见川渎盘江。
白水河,卫南三十里。源出山中,悬崖飞瀑,自高注下,三崿相承,凡数十仞,湍激若雷,时有云雾塞其下。《滇程记》云:“白水驿达渣城有鸡背、关岭、白石堡、安笼箐凡六亭。谚云‘渣城、白水,半人半鬼’,盖滇路之险绝者。”南流经慕役长官司注于盘江。
杨吉河,卫西南十五里。下流注于白水河。又贺家溪,在卫城北。源出东坡山,东北流绕卫城中,西出溉田甚广。又石溪,在卫南四十里。流入慕役长官司界,注于白水河。○荻芦池,在卫北六十里。周回八里,中有小岛,居人资以灌溉。又有石泉,在卫西三里。出石窦中,引流灌田。其相近有丰泉,出白崖山下,浸灌颇广。又清泉,亦出白崖山,其下流为浦泉,合于城西五里之碧溪入白水河。
老虎关,在卫东二十五里,与普定卫接界,又木各屯,在卫东南九十里,旧为戍守处。
白水堡。卫南二十五里。堡东为安庄站。又北口堡,在卫南五十五里。南口堡,在卫南八十里。堡东为查城站。又有查城驿,西南至安南卫三十里。

关索岭守御千户所。卫南五十里。洪武二十一年置关索岭、鸡公背二堡,寻并鸡公背入焉。二十五年置为所。建城,甃以石。有门三。城周三里。

关索岭,即所治。滇、黔通道也。洪武十五年谕吴复等取关索岭,既又敕曰:“若通关索岭,慎勿与蛮人战于岭上。当分哨直捣其巢穴以掩袭之,使彼各救其家,不暇纠合以抗我师。其旁土砦,即未能下,合兵攻之,无不克也。”继而诸将克关索岭,又取其旁土砦数十。《滇程记》:“鸡公背与关索岭相对,两山之趾,界以溪涧。岭凡四十三盘,至巅,有香树坡、小箐口坡、白口东坡、安笼箐坡、胡椒凹、象鼻岭,左右皆崖箐万仞,中仅有道如梁,行者栗且汗矣。”今亦见永宁州顶营长官司。
马跑泉,所北十里。相传关索领兵至此,马跑泉出,因名。
阿咱寨。在所南。洪武十五年吴复等攻关索岭,别将顾成克阿咱等山砦。既而蛮攻安庄,成复击破之,进击阿咱砦,又围鹿角、当硬诸砦,追破慕役诸蛮贼是也。

安南卫指挥使司,东北至安庄卫百十里,南至普安卫安笼所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普安州安南所百五十里,西至普安州百六十里,北至普安州界二百五十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三百四十里,至京师七千一十四里。

古西南夷地,元为普安路地。明朝洪武二十三年置安南卫,先是洪武十七年置尾洒驿,属普安军民府,至是改置今卫。隶贵州都司。
卫据山川之胜,扼往来之冲,指臂滇、黔,恃为襟要。
安南城,今卫治。志云:洪武十七年置尾洒驿,二十年置尾洒递运所,二十一年置尾洒站及尾洒堡。二十三年置卫,治江西陂。二十五年迁治尾洒堡,因筑卫城,甃以石。有门四。城周四里有奇。
尾洒山,卫南二里。山势高耸,其巅常有云雾,土人因名尾洒,犹华言水下也。又玉枕山,在卫南一里。独秀山,在卫东一里。又东一里有飞凤山,卫东北五里有龙翔山。○白基山,在卫西三十二里。巍峨挺秀,旁有削壁。志云:卫西南五十里有白石崖。崖壁峭绝,飞泉下垂。
盘江山,卫东三十七里,东北与安庄卫为界。石路屈曲,降陟峻险。西南至普安州百八十里,山盖诸州之望也。○爆石岩,在卫东二十里。岩崖高峻,挺出山半。有泉出石窦中,流注深潭。又清源洞,在卫东十二里。洞深旷,有清泉流出,当官道傍,行旅资焉。又朝阳洞,在卫城西南一里。岩峦高耸,林箐茂密,日出则光先照。有泉出石隙中,澄澈如练。
江西坡,卫西南三十里,高耸宽平。洪武中置卫于此,后迁今治。坡旁有河,洪武十五年建桥跨其上,曰江西坡桥。又江西坡铺亦置于此,商民辐辏,无异城市。
盘江,卫东四十里。自云南霑益州流入界,又南入安顺府境。其间崖壁隘束,林箐障阻,纡回隐见,广不过里许,至沙麓津则上下皆迫狭,岸广中深,其流尤细,而瘴疠郁蒸,行旅艰阻。嘉靖初尝疏涤之,未几壅滞如故。志云:盘江自乌撒过西堡诸溪,流经皮古、毛口诸屯,合规模小溪水,至下马坡转南入岩穴,或见或隐,下通乌泥江。似误。今详见大川。
者卜河,卫东南四十里。源出普安州杨那山,曲折二百馀里,至永宁州界入于盘江。又江西坡河,自江西坡东南流,亦入于盘江。
乌鸣关。卫南二里山巅,下入深箐。洪武中置,有戍兵。又盘江关,在卫东盘江上。其下即盘江渡,为云、贵孔道。两山陡夹,水势汹涌,行者惮之。○尾洒堡,在卫城东北。又尾洒驿、尾洒站及递运所,俱置于此。

毕节卫指挥使司,东北至赤水卫百八十里,南至水西奢香驿百六十里,西至四川乌撒府二百六十里,北至四川镇雄府二百四十里,自卫治至布政司四百二十里,至京师九千五百六十里。

古蛮夷地,明初为贵州宣慰司地,洪武十六年始置毕节卫,志云:洪武十五年傅友德平乌撒诸蛮,置乌蒙卫于乌蒙境内。明年奏请徙置于此,因毕节驿为名。隶贵州都司。领守御千户所一。
卫通道滇、蜀,控扼夷蛮。洪武中傅友德驻此,以其地宽广,四面皆夷,路当冲要,因请置今卫,以保障边隅,联络形势。其后群蛮蠢动,所藉以解散奸谋,振扬武略者,恒繇于此。天启初水西安邦彦作乱,时邦彦结永宁贼奢崇明、乌撒贼安效良寇掠川、贵及滇南之境,而邦彦为最强。议者谓以重兵临毕节,扼其交通四出之路,而后可以奇兵四面俱进。由贵州抵大方大方,水西贼巢。路险,贼惟恃毕节一路外通,毕节至大方不及六十里,贼所必争者也。毕节守而贼四走之路断矣。既而水西克平,果繇毕节为我所扼也。唐凤仪言:“毕节诸蛮出入之所,为川、贵藩篱。自四川之镇雄、乌撒、永宁以迄云南霑益,其安危之故,系于毕节而已。”
毕节城,今卫治。洪武十六年傅友德使别将汤昭立排栅为守,二十年始筑卫城,甃以石。有门四。周三里有奇。
木稀山,卫东四十里。巉崖陡峻,石磴崎岖,仅容一马,设关以守其险。志云:卫东一里有青螺山,二里有东壁山,其相接者曰嵩山。又卫南二里有南霁山。北一里曰北镇山。又北一里曰脱颖峰,亦曰笔峰。又云峰,在卫北五里,一名灵峰。卫北百里又有石笋峰,以孤峰独立而名。
翠屏山,卫西九十里。四时苍翠,望之如屏。与四川乌撒府接界。又七星山,在卫西九十里。七星关置于此。见前重险七星关。○鼍音洞,在卫南五十里。一名响鼓洞。又丰乐原,在卫西十里。平原沃野,丰乐铺置于此。
响水河,卫东二里。源出四川镇雄府,东南流经此,悬崖飞瀑,有声如雷。志云:河源有三,合流为一,南入落析水河。○落析水河,在卫南八十里。经归化、鸽鸦二关间流入水西境,为陆广河之上源。又南加河,在卫南十里。源出卫西四十里之清水塘,流入落析水。
七星关河,卫西九十里,即盘江也。自乌撒卫流经此,两岸壁立,有七星渡,嘉靖中改建桥于其上,下流入云南霑益州境。○威镇河,在卫东十里,上有桥,路出赤水卫;又归化河,在卫南四十里;其下流皆入水西界合于落析水。
善欲关,卫南五里。又老鸦关,在卫西三十里,道出乌撒。○木稀关,在木稀山上,与赤水卫接界。又北镇关,在卫北二里北镇山下。志云:卫西北二十里有罗罗关。卫南八十里又有落析关,临落析河渡。又铁锁关,在卫西南。戴金云:“由四川永宁赤水以至毕节,重冈巨箐,马不成列,间关百倍。由毕节铁锁关而入,则山箐益深,道路益险,部落有名,巢居非所矣。”
层台驿,卫北六十里,接赤水卫界,川、贵之通道也。志云:层台驿,西去乌撒三百里。○周泥驿,在卫西六十里。周泥站亦置于此。有小城,设兵戍守。又西六十里为黑章驿,入乌撒府境。又西六十里为瓦甸驿。明初太祖谕傅友德曰:“云南士卒粮食少,不宜分屯。止于赤水、毕节七星关各置一卫,黑章之北,瓦甸之南,中置一卫,如此分守,则云南道路往来无碍。”谓此地也。
毕节驿。卫东一里,隶贵州宣慰司。又毕节站亦置于此。志云:卫东南三十里,有归化驿,又东南三十里曰阁鸦驿,又五十里曰金鸡驿,又五十里即奢香驿也。为往来之孔道。

守御七星关后千户所。卫西七星关山上。洪武二十一年置,属乌撒卫。永乐十二年改今属。《城邑考》:“所城,洪武中置。有四门,周二里有奇。”

赤水卫指挥使司,东至遵义府三百里,南至毕节卫百七十里,西至镇雄府三百里,西北至永宁卫百四十里,北至普市所九十五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五百九十里,至京师九千二百八十里。

古蛮夷地,元为永宁路地。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分置今卫,隶贵州都司。领所四。
卫连络滇、黔,藩屏川蜀,山川环峙,亦控扼处也。
赤水城,今卫治。洪武二十二年筑,甃以石。有门五。周三里有奇。
雪山,卫北二十里。巉岩高峻,亘数十里。方冬积雪,春尽始消。中通一道,置关于此,有兵戍守。又落幔山,在卫北十里。峰峦高出群山之上,如悬幔然。又海洪山,在卫西北四十里。延袤高秀,林木深密。卫北四十五里又有摩泥山,亦高峻。
层台山,卫西南百里。山高箐密,烟雾晦冥,接毕节卫界。层台驿置于此。志云:卫西有香炉山,西南五十里,又有相见坡。两山相对,道经其上,行者交相望见,故名。又倒马坡,在卫西南百十里,以升陟峻险而名。○东陵山,在卫城东。水石清幽,苍翠如挹。又猿窝山,在卫城东南。山势险阻,林木蓊郁,为猿猱窟宅。志云:卫东有东山。又卫东北五十里有黑泥坡,官道所经,泥泞为甚。
石窦岭,在卫城南,与卫北雪山对峙。又曰崖山,在卫南五十里;西崖,在城西;皆高耸。○水脑洞,在卫西四十二里。成化四年讨叙州都掌蛮。别将崔旻由普市、水脑进是也。又西接镇雄府界。又滑石洞,在卫东南百二十里。
赤水河,卫城南。源自四川镇雄府,经城西五十里之红土川东流经此。每遇雨涨,水色深赤。下流至永宁界入永宁河。一名赤虺河。志云:河当川、贵驿道,初以舟济,寻为浮桥。其南北近岸处水浅流阔,船不能及岸,人犹病涉。正统中增造小舟相维,始与岸接。其后相继修葺。在今城南。
杉木河,卫东南五十二里,土人伐木山中,皆由此出;又白撒溪,在卫东南白撒所旁;下流皆入赤水河。又龙溪,在卫北十二里。其源曰瀑布泉,飞流成溪,东南注于赤水河。○三渡水,在卫东北七十里。水流曲折,横截官道,行者三涉。南流入赤水河。又一碗水,在卫东北四十里。泉出石隙,渟泓仅如一碗,虽群聚饮不竭。
雪山关,在卫北雪山上。又赤水河关,在卫城南一里。○石关,在卫东北八十里。又木稀关,在卫西南七十里,与毕节卫接界。
白崖驿,在卫南白崖旁。又西南六十里为层台驿。《里道志》:“卫城南关有赤水驿,城东南又有赤水站。又阿永站,在卫南四十里。又南二十里为阿永驿,古阿永蛮部也。旧志云永宁江出于此。又有落台站,在城南百里。摩泥站,在卫北四十里,又北去永宁卫九十里。四站俱洪武十四年傅友德所建。”
红崖囤。卫东南百里,水西贼巢也。天启初川兵克永宁,进兵追奢崇明,连克红崖、天台二砦,贼数千人迎降,遂安抚红缭四十八砦。又天启三年贵州总兵鲁钦自遵义直入贼巢,进营红崖。红崖与天台、水脚、娄石、牛酸草等囤,素称天险,至是多为官军所破。旧志:赤水卫至水西大方六十里。红崖盖在大方迤北。

赤水前千户所,在卫南百里层台山下。志云:赤水五千户,四在城南,惟前所置于此。洪武二十七年筑所城。有门三。周一里有奇。

摩尼千户所,卫北四十五里。洪武二十二年建。有石城,周一里有奇。

阿落密千户所,卫南四十里。洪武二十七年建。有石城,周一里有奇。

白撒千户所。卫东南七十里。洪武二十二年建。有石城,周一里有奇。

乌撒卫,在乌撒府治南。洪武十五年置,属云南都司。永乐十二年属贵州都司,领千户所一。今详见四川乌撒军民府。

乌撒后千户所。卫南二百四十里,在云南霑益州治西北。永乐二年置。

永宁卫。在永宁司治西南。洪武四年置,属贵州都司。今详见四川永宁宣慰司。

普市守御千户所。北至永宁卫五十里,南至赤水卫摩尼所五十里,西南至毕节卫二百四十里,西至永宁九姓长官司百二十里,自所治至布政司七百二十里,至京师八千二百五十里。
古蛮夷地,元为永宁路地。明初属四川永宁宣抚司,洪武二十二年置今所,直隶贵州都司。
所四山围绕,峻险如壁。明初以地当滇、贵要冲,设所以莅之。控扼群蛮,为边隅之襟带。
普市城,即所治。志云:洪武二十五年建,有门二。周二里有奇。
木案山,所东二里。茂林修竹,横亘青翠,下平如案。洪武中以山当南北之道,乃置所于山下。又秀林山,在所南二里。山多竹树,郁然森秀。又所北有锦屏山。
落窝溪,所东十里。志云:所东六里有龙泉涧,出山谷中,至所南潜流入洞,出为落窝溪,下流入永宁河。
猫儿关。在所西北。东去永宁卫五十里,为苗夷出没之处。有险可恃,设兵戍守。○普市驿,在所南三里。又普市站亦在城南西,去永宁卫五十里。
附考
水西宣慰司。在贵阳府西北二百里。土酋安氏世守其地,其先济火之后也。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牂牁帅济火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即今普定卫。俗尚鬼,号正祭者为鬼主。唐开成初鬼主阿风内附,会昌中封罗甸王。后唐天成二年罗甸王普靖请率九部入贡。宋开宝间有普贵者纳土归附,仍袭王爵。自济火至普贵凡三十六世矣。时有宋景阳者,真定人,奉诏平定诸蛮,因析置大万谷落总管府授之。元开置安抚长官,分授诸酋长。明朝洪武四年有霭翠、宋钦及土人安沙溪等归附,诏以霭翠为贵州宣慰使,钦与沙溪等俱同知,皆设治于会城内,仍各统所部居水西,而霭翠最强。霭翠死,弟安的袭职,因为安氏。安氏领罗夷民四十八部,部长曰头目。宋氏世居卫城侧,领夷民十二部,部长曰马头。同知安氏领夷民一部,部长亦曰头目。安氏西据水西之地,南逾陆广,东接遵义,西连赤水,北抵永宁,延袤数百里,山险箐深。有水西、大方、织金、火灼诸城堡,而大方尤为险固。役属部落,日以富强。万历中安疆臣潜与播酋相结,继而朝廷赫然诛播,惧祸及,遂悉力深入。播平,朝廷嘉其功不问也。天启初疆臣死,子位幼弱,土目安邦彦挟之以叛。时永宁贼奢崇明者亦倡乱,与邦彦相结。朝廷讨之,崇明败归邦彦。又乌撒土目安效良,霑益土目李贤等皆叛应邦彦。邦彦纵横滇、黔之交,南犯会城,东袭偏、沅。洪边土司宋万化及东西诸苗悉叛应之。官军四面攻讨,未克。四年督臣朱燮元议以滇兵出霑益遏乌撒应援,而别布天生桥、寻甸以绝其走;蜀兵临毕节扼其交通四出之路,而别出龙场、岩头以夺其险;黔兵由普定渡思腊河径趋邦彦巢,而陆广、鸭池捣其虚;粤西出泗城分兵策应,然后率大军由遵义鼓行而进。燮元旋以忧去。崇祯二年燮元复督川、湖、云、贵、广五省之兵再莅黔,乃檄滇兵下乌撒,蜀兵出永宁、毕节扼各路要害,而自帅大军驻陆广,逼大方。会邦彦与奢崇明犯赤水,深入永宁,乃遣官军一从三坌入,一从陆广入,一从遵义入。复以奇兵绕出其后,贼不能支,遂大溃,斩邦彦等,围安位于大方。贼窘,请削水外六目地及开毕节等驿路以降,许之。燮元又遣兵诛摆金、两江、巴乡、狼狈、火烘、五峒叛苗,以孤其势,位寻死,其族党争纳土归附,燮元因请分水西之壤授诸渠长及有功汉人,使势少力分,易以制驭,于是水西复定。
水西城,水西巢穴也。直贵阳府之北,旁多大山深箐,径路迂回。夷恃为险。《野记》云:“夷人所据,或箐名,或洞名,皆因险筑垒,如内地之城郭,而所属之地界多谓之则溪,如内地之乡邑。其号为则溪者,凡十有一,而箐洞之属以累百计,未易悉数也。”
大方城,在水西西偏,与毕节卫相近。险固匹于水西,夷人以为重地。天启三年黔抚王三善讨水西,入大坝、洪江、乌江直逼大方,贼焚大方老巢遁入火灼堡。崇祯二年督臣朱燮元围大方,贼降。旧志:大方南近陆广河,西近赤水卫是也。
织金城,在水西西北。地深阻,夷人以为险巢。天启三年黔抚王三善逼大方,安邦彦窜入织金。既而三善为降贼所诱,师陷,邦彦遂复炽。
火灼城,在水西北,深险与织金相次。○果勇底城,在水西西北,水西酋险巢也。亦曰果勇底砦。其东十馀里为沙窝等砦,皆险奥可凭。
比喇大箐,在水西、大方之间,东北去果勇底砦五十里。崇岩茂林,四面深阻,中平广,容数万人,夷酋奥地也。又有波罗箐及白蜡等箐,皆山岭险恶,仅通一径,蛮人筑垒其上以为固。又有塔砦箐,近水西。来泥箐,近果勇底。相去皆二十馀里。○陇跨箐,在大方东北,与比喇相近;又有木泥箐,在其东;皆深阻盘回,夷人窟穴其间。又以列箐,在陇跨北。自遵义出水西,由此达赤水、乌蒙之境。
十万溪大箐,水西东境。《野记》:“自新添山砦西三十里入箐中,溪水回环,山峦峭拔。又六十里悬崖绝壁,无径可行,遥望一山甚危峻,四面皆设屯寨,即十万溪箐也。”○杓里箐,在水西东北,路近遵义。中有平川,可容数万人,入路极险,其西有莫陇法地坉,危峰突峙,四面绝壁,夷人周为石垣,上营木城,坉后有间道可登。
白玉洞,在水西东北。亦曰白玉岩,夷酋聚粮处。洞险恶,西近卧遮龙场。志云:自卧遮出平越府杨义司之杉木箐约五十里。
阁鸦洞,在大方西南,近毕节之阁鸦驿。志曰:落析水自毕节流径此,谓之阁鸦江,流颇盛。渡江而北即至大方。有阁鸦洞。俗名牛皋子洞,悬崖绝壁,下临巨川,舟行洞中,深广不可测,登降以梯乃得上。夷人常保此,以为大方之障蔽。《滇纪》:“由阁鸦至大方,洞凡三十有四,而阁鸦最险。又有岩底水洞,在大方城南。洞深广二十馀里,相近又有水银洞、岩下洞,俱险峻。”
角溪洞,在大方东,最深险。中又有洞,为水所限。又阿足洞,在大方东北。一名阿脚洞。奇险难入,与红岩洞、比喇箐皆相近。又有险水洞、阿母遮洞,皆夷人据守处。○比渡坡,在大方东南。志云:渡六归河至比渡坡趋以列箐,道险隘。
陆广河,在水西南境。志云:水西之河,最大者曰陆广。其上流曰鸦池,下流东注曰黄沙渡,会于清水江,又东会于涪江。鸦池,或曰即鸭池河。涪江,即乌江别名也。○落析水,在水西西境,下流为鸽鸦河。又有西溪,源出毕节卫界化阁山,流合落析水,下流为鸦池河,即陆广河上源也。
六归河,在水西城西三十馀里。自山箐中汇流而东出,经岩石间,湍流峻急,阔处几数十丈,涉渡为艰。夷人以阁鸦江为外险,六归河为内险。下流入于乌江。○以撒河,在果勇底东北。湍流迅险,流合六归河。
化乍关。在陆广河西北。夷人于此戍守,为中外之界。○老塘铺,在阁鸦驿西十里,水西通乌蒙之道也。又有牛羊山铺,道出毕节,自此而西南至乌撒之养马川为捷径云。又官庄,在水西城西六归河上,为往来通道。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